1,4-二氢和1,2-二氢烟酰胺辅酶模型物合成及负氢转移反应动力学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设计合成了1-(4-X-苯基)-1,4-二氢烟酰胺和1-(4-X-苯基)-1,2-二氢烟酰胺两个系列的NADH模型化合物(X=CH<,3>O,CH<,3>,H,F,Cl,Br,CF<,3>),并研究他们的电化学性质,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分别测定了这两个系列的NADH模型化合物还原碘化2-甲基-5-硝基异喹啉盐(IQ<+>)、1,3,5-环庚三烯正离子氟硼酸盐(T<+>)和呫吨醇正离子(Xn<+>)的动力学.结果表明:1-(4-X-苯基)-1,2-二氢烟酰胺的氧化电位(0.120~0.330V)小于1-(4-X-苯基)-1,4-二氢烟酰胺(0.281~0.400V),前者比后者易于被氧化,易于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测定二者还原IQ<+>的动力学(p分别为-0.53、-1.87),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后者比前者更易发生负氢一步转移;测定前者还原T<+>的动力学(p为-2.2)和二者还原Xn<+>的动力学(p分别为-1.4、-3.02),实验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快,说明反应过程中质子转移是决速步骤.
其他文献
根据大量的文献调研得知,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广阔研究空间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是材料领域研究前沿之一。于是,本论文追踪这一前沿展开工作。 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通过大
储氧材料作为目前汽车尾气处理催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材料中含有可变价的Ce和Co元素,其独特的储放氧性能可拓宽三效催化剂的空燃比操作窗口,减弱汽车在实际工况中空燃比
缔合系统的溶液热力学研究,自该世纪初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对于分子间既存在自缔又存在交叉缔合的复杂缔合体系,例如醇和酰胺体系,研究较少.作者以醇和酰胺体系为研究
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研究是催化化学研究热点课题之一。但是,很多固体催化剂的制备需要专门化的仪器设备和长期的实验技术积累,而一般的有机合成化学实验室并不具备制备和调控固体催化剂的条件。加之部分固体催化剂制备过程较为复杂,获取周期较长,有机化学家在执行有机转化反应研究中往往倾向于采用均相催化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催化化学研究者需要尽快发展制备方法简单、获取周期短、性能可靠的固体催化剂,以期能够在当前化学
诱导磷光分子产生室温磷光的基质目前已成为室温磷光研究的热点。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凝胶具有有序三维网络结构,形貌可控,具有刺激响应性,这种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超分子凝胶有望成为诱导磷光分子产生室温磷光的新基质。本文对超分子凝胶作为诱导磷光分子3-溴喹啉(3-Br Q)产生室温磷光的基质进行了研究,发现由凝胶因子1,3(R):2,4(S)-苄基-D-山梨醇(DBS)形成的超分子凝胶为基质,可诱
柱芳烃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类属于杯芳烃家族的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其在主客体识别化学、超分子自组装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虽然目前已经有多种方法对柱芳烃进行修饰和衍生,但是仍鲜有报道其亚甲基桥的修饰方法。本文采用四苯乙烯这一聚集诱导荧光化合物作为构筑单元,率先实现了亚甲基桥修饰的柱芳烃的合成,同时这类柱芳烃化合物母体具有典型的聚集诱导荧光特性,这还是首次报道。由于兼具柱芳烃大环化合物的主客体识别等超分子作用
毛细管电色谱(CEC)将毛细管电泳(C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有机结合,具有高效、高选择性、高分辨率和快速分离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微分离技术.目前CEC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