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农田的土壤酸化特征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d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农田土壤酸化的时空演变规律,揭示农田土壤酸化的成因,提出农田土壤酸化防治的有效措施,收集了我国6种典型农田土壤(祁阳和进贤红壤、进贤和望城水稻土、重庆紫色土、郑州和昌平潮土、公主岭和哈尔滨黑土、黑河暗棕壤)上10个长期(18~30年)施肥试验的历史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耕层土壤pH的演变特征和酸化速率,与其受区域气候和初始土壤理化性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剖面土壤pH的垂直变异特点;分别从生态系统的表观氮平衡和质子负荷组成、土壤酸中和能力(ANC)和土壤水溶性组分的变化4方面阐述了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结果表明:(1)以6年为一阶段,祁阳红壤、进贤红壤、重庆紫色土、公主岭黑土和哈尔滨黑土试验各施肥处理的土壤pH差异明显。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酸化速率的大小顺序为:N> NPK> NPKM≈CK≈M(成对T检验,P <0.05或0.01)。N和NPK处理的土壤酸化速率分别为0.066和0.046pH/yr,是对照平均值的4.9和3.4倍。化学磷钾肥单施的耕层pH较对照显著下降,土壤酸化速率显著升高。尽管存在区域差异性,长期施肥农田的耕层pH演变存在对施肥措施的共性响应特征。(2)年均气温主导的因子与初始1-6年pH下降量显著负相关。降雨量主导的因子与土壤酸化速率存在显著相关:蒸降比每升高1个单位,土壤酸化速率平均降低0.02~0.04pH/yr。相对土壤酸化速率与海拔因子显著正相关:海拔每增加100m,磷钾处理的相对土壤酸化速率平均增加0.024pH/yr。初始土壤有效磷含量与1-6年pH下降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酸化速率受初始土壤pH值和粘粒含量的显著影响:初始pH值越大,土壤年酸化速率越小;土壤粘粒含量越大,土壤酸化速率越大。区域气候和初始土壤理化性质等自然因素对农田土壤酸化存在显著影响。(3)长期施肥下,土壤有效磷的增加效应最为明显(168-599%),其次为有效钾(16-189%),再次为有效氮(9-33%)。在氮或磷钾养分相对不足的生态系统中施入相应养分可有效减缓土壤酸化;而在氮或磷钾养分相对盈余的生态系统中施入相应养分则可明显加速土壤酸化。(4)在农业土壤上,超过作物生物量和土壤积累的过量氮施肥引起了生态系统氮盈余。表观氮平衡的增加加速了土壤酸化。此效应在不同长期试验上依次降低:祁阳红壤>公主岭黑土>哈尔滨高量施肥>黑河暗棕壤>重庆紫色土>哈尔滨常量施肥>望城水稻土。在祁阳红壤试验,每增加10kg/ha/yr氮盈余,土壤酸化速率增加0.01pH/yr。(5)祁阳红壤、进贤红壤、哈尔滨黑土和黑河暗棕壤试验各施肥处理的生态系统质子负荷分别为-3.58~19.84、-2.52~9.96、0.75~13.95和-0.86~10.74kmol/ha/yr。土壤净酸添加率(NAAR)与土壤pH下降速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这种线性相关在重庆紫色土(-3.17~22.43kmol/ha/yr)和公主岭黑土(-2.24~10.10kmol/ha/yr)试验未达到显著性。长期施肥下农田土壤酸化速率受过量盐基阳离子施肥、生物量移除、生态系统表观氮平衡和有机碳矿化分解4个主要因素的影响。(6)实验室条件下的土壤质子化过程可视作由质子扩散控制的假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各长期试验,土壤ANC与pH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土壤ANC在指示土壤的酸碱程度上较pH更为灵敏。土壤ANC对土壤有机质(SOM)的变化不敏感。长期施肥措施对土壤ANC的影响因试验点而异,总体上,施用无机氮肥<不施氮组≈有机无机氮配施组。(7)在哈尔滨黑土试验,伴随着土壤pH的显著降低,土壤水溶性组分中碳相关阴离子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硝酸根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高量施氮处理,硝酸根和钙镁离子在土壤表层(0~5cm)和深层(>20cm)发生明显积累。耕层土壤的可溶性组分中,碳相关阴离子和硝酸根占总阴离子的比例,可溶性有机氮和无机氮占总氮比例均也可指示生态系统碳和氮循环质子负荷占比。(8)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碱性物质通过淋溶和生物量收获被输出生态系统,形成净质子负荷;作为盐基阳离子的阴离子载体,碳酸氢根、有机酸根和硝酸根输出是生态系统质子负荷的主要形式,分别构成了驱动土壤酸化的碳循环和氮循环效应。为防止农田土壤酸化,除总质子负荷低于3%的土壤ANC上限约束外,10~50%的氮循环质子负荷占比也是重要的约束条件。(9)防治农田土壤酸化应遵从的总体原则是:通过合理的施肥、田间管理和收获模式,促进养分的生物循环,减缓养分的地球化学循环。具体分解为5个方面:合理施用化学氮肥,维持生态系统表观氮平衡;合理施用化学磷钾肥,弥补生物量收获养分输出;合理施用有机肥,保持或逐步提高土壤的基础肥力;合理水分管理,减少土壤养分淋溶和流失;合理田间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
其他文献
长江航道因其安全系数高、运量大等优势成为国内危险品运输的主要通道。危险品作为一类特殊货物,在流通中是一种动态危险源,其包装、储存及运输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意外险情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外治综合疗法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换药疼痛及创面愈合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挑选出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60例符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
本文从感恩的内涵出发,谈及感恩对象以及对他们应有的态度,然后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些同学知恩感恩意识不强,以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旨在提出树立正确
词的语义理据是借助词的基本语义(有些还要借助词的背景知识)的直接引申,比喻引申和提喻引申取得的。本文从直接引申、比喻引申、提喻引申三个方面对英汉具有语义理据的词进
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喜欢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并且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每一天的常态课上成优质课?如果每一堂课,教师都能尽最大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学
电子倍增CCD作为新型的微光CCD,采用片上倍增技术,使信号在读出噪声加入之前就倍增,大大提高了其信噪比,同时由于电子倍增CCD的读出噪声不随信号读出频率的增加而增大,使得电
随着纳米技术在诸多研究领域引起重视,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纳米纤维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纳米材料,在催化、环境修复、组织工程和传感器等
审计项目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方法等,较之传统的审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审计项目质量带来了新的风险和重大
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及其它化石燃料燃烧利用过程中的C02排放是造成全球温室变暖的主要原因,燃烧过程释放的NOx是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富氧燃
背景人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认知和评估形成人际信任。它是连接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基本纽带,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人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