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种间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不同外植体诱导加倍的效果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T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4个粳型广亲和品种和5个籼型品种为材料,按NCII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另用8个优质稻品种与HN2026配制杂交组合;获得同一环境下的亲本及F2代籽粒群体,对其包括粒重、加工、外观、蒸煮及营养品质在内的15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对优质稻与HN2026杂交F2代籽粒的品质表现情况进行了统计描述,并按照三倍体胚乳混合线性模型的分析方法对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 为构建优质稻与HN2026亲本及杂交F2代的同源四倍体材料,以70个二倍体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考察水稻幼穗、幼胚以及成熟胚这三种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诱导四倍体过程中的培养效果;并重点以其中9个优质稻品种为对象,对同一基因型不同外植体的培养效果进行比较。 籼粳杂交亲本及F2代的品质性状测定结果显示,籼稻和粳稻亲本在各品质性状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于亲本而言,籼粳交后代具有较大的粒重、长/宽适宜的粒形、较优的加工品质、软的胶稠度以及较高的蛋白质含量等诸多优良品质性状,但其较高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以及直链淀粉含量仍有待进一步改良。 遗传方差、协方差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籼粳交籽粒各品质性状的基因主效应包括了胚乳直接基因效应、母体基因效应以及细胞质效应。在基因主效应中,加性和显性效应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加性效应的作用更显著。9个籼粳交亲本遗传效应的分析有效地反映了各亲本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不同亲本品种对于不同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不同的作用。各品质性状遗传率的估算以及不同品质性状间遗传协方差分量的分析表明,大多数品质性状之间都以加性相关为主,有可能通过其中-个性状来对与之呈加性相关的另一个遗传率较低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 优质稻与HN2026杂交亲本及F2代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F2代籽粒除了在加工品质性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良以外,其在粒重、外观品质、蒸煮及营养品质等众多品质性状上相对于其品质较差的HN2026父本而言均已取得较大的改善。 从水稻不同外植体诱导加倍的效果来看,3种外植体的培养效果均存在着基因型的差异。同一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培养效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幼穗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显著高于成熟胚,而三种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加倍比率以及绿苗分化率则没有显著差异;幼穗和幼胚的绿苗分化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其愈伤组织加倍比率之间也呈显著的正相关,除此之外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加倍比率以及绿苗分化率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乙酰胆碱(ACh)灌注并迅速洗脱后所致离体兔心正性肌力作用的规律及其可能机制,探讨ACh灌注与洗脱对离体家兔右心房复极时限及跨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影响。 方法:采
L-肉毒碱(L-Camitine,CN)又叫L-肉碱、维生素BT、左卡尼汀,化学名称为L-β-羟基-γ-三甲胺丁酸。L-肉碱是一种基本的细胞成分.主要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的
多次交配行为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以三突花蛛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三突花蛛的多次交配行为,研究交配次序、交配经验以及雌、雄蛛体重对三突花蛛多次交配行为的影响。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