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人类消化道肿瘤,其5年生存率约为9%。由于早期难以发现,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就已进入晚期并发生远处转移。由于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胰腺癌患者会产生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研究表明COX2介导产生的前列腺素E2(PGE2)能够体外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而EP4受体作为主要的前列腺素受体,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在多种癌症发展过程中,EP4受体活化会促进肿瘤发生转移。但是目前EP4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人类消化道肿瘤,其5年生存率约为9%。由于早期难以发现,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就已进入晚期并发生远处转移。由于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的效果并不明显,胰腺癌患者会产生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研究表明COX2介导产生的前列腺素E2(PGE2)能够体外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而EP4受体作为主要的前列腺素受体,在胰腺癌中高表达。在多种癌症发展过程中,EP4受体活化会促进肿瘤发生转移。但是目前EP4受体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干扰EP4受体表达能够抑制PGE2诱导的胰腺癌细胞迁移,据此我们提出研发小分子EP4受体拮抗剂治疗胰腺癌转移的想法。前期我们实验室通过钙流实验筛选获得一个新型小分子化合物YJ-4-135,其可特异性靶向EP4受体,在人源EP4受体上的抑制活性(IC50=0.98 n M)优于阳性化合物E7046(IC50=10.64 n M),同时该化合物还能抑制猴、小鼠、大鼠上的EP4受体。因此YJ-4-135是高选择性、高活性的EP4受体拮抗剂。此外,我们通过glosensor、CRE报告基因、β-Arrestin检测及ERK1/2的磷酸化这一系列的评价体系,证实了YJ-4-135不仅能够抑制EP4受体偶联Gαs介导c AMP的积累,还能抑制EP4受体与Arrestin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ERK1/2的磷酸化。通过体外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我们发现YJ-4-135能够浓度梯度依赖地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我们又进一步构建小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进行体内药效评价,发现YJ-4-135(75 mg/kg)不仅能够抑制胰腺癌肝转移,还能减缓小鼠体重减轻的现象。最后我们将YJ-4-135与吉西他滨进行联用,发现其能协同吉西他滨,提高小鼠生存率。通过机制研究,我们发现EP4受体拮抗剂YJ-4-135能够抑制YAP蛋白的表达和TEAD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Hippo信号通路。进一步探究EP4受体与Hippo信号通路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YJ-4-135不仅能够通过抑制PKA的活性来抑制Hippo信号通路,还能抑制ERK1/2的磷酸化,削弱TEAD的转录活性。此外,YJ-4-135能够回复PGE2引起的YAP下游与迁移相关基因(Vimentin、Snai1和E-cadherin)的变化。由此可知YJ-4-135能够通过EP4受体阻碍Hippo信号通路活化,从而抑制胰腺癌转移。综上所述,本文发现了一个高活性、高选择性的新型EP4受体拮抗剂YJ-4-135,并通过体内外药效验证其能够抑制胰腺癌转移。通过机制探究,我们发现EP4受体通过介导PKA/Arrestin-ERK1/2途径影响Hippo信号通路,揭示了EP4受体在胰腺癌转移中是一个重要的调控蛋白,为胰腺癌转移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靶点。
其他文献
全球生物多样性目前正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威胁,为了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繁荣,必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形成过程。本研究从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两个角度,研究区域尺度下无脊椎动物休眠卵的分布模式,并初步探究这些分布模式的形成机制。本研究选取黄渤海海岸带12个近岸海域样点和36个淡水湿地样点,进行沉积物的采集,为了比较每个城市的休眠卵群落结构和组成,利用线粒体COI标记对沉积物中的休眠卵
近年来,人体健康备受关注,人体姿势和生理信号检测系统成为研究热点。柔性碳基器件柔软可弯折,适用于可穿戴检测系统,但目前器件与信号分析分离,这限制了检测系统的智能化和集成化。本文基于碳材料制备了柔性传感器和柔性执行器,采用“感算一体”的信号分析方式,完成了对人体手势、脉搏和足底压力信号的检测。研究成果如下:(1)制备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Graphene-Graphene Oxide,Gr-GO)柔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简称PBT)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具有硬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在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生产PBT的过程中,会产生环状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这些环状低聚物虽然含量较少,但它们是监测PBT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获得质量合格、价格适中的环状低聚物本文发展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合成环状三聚体时,我们以廉价的对甲酰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与烯丙基氯缩合后、氧化得到
许多植物和无脊椎动物以动物为载体进行长距离扩散,其中水鸟在浮游动物的扩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浮游动物可以通过其休眠卵以水鸟为载体进行长距离扩散。虽然对水鸟扩散功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发现的扩散证据很少,研究对象单一,绝大多数以植物种子扩散为研究对象,因此关于水鸟扩散浮游动物的研究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此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非洲区域,亚洲区域目前还是空白。因此本研究首先对上海崇明东滩鸻鹬类水
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设计高效的微生物底盘细胞提供了可能,依据其理论和方法,工程化改造的微生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监测、生物医学等领域。光是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生物细胞中存在着众多感受光的元件。通过合理的组装光元件,人们在原核生物中陆续开发了响应蓝光、绿光、红光/近红外光的调控系统。这些光系统在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表达以及特定生物学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代谢工程中,精确调控酶基因的表达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NASH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3%,约10%~20%的脂肪肝病例会发展成NASH。目前尚未有FDA批准的NASH药物上市,因此针对NASH的小分子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奥贝胆酸(OCA)作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药物已于2016年5月由FDA批
植物的局部适应性(Local adaptation)可以通过其遗传变异来实现,是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表观遗传组等多组学层面共同调控的结果。为鉴定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全基因组范围的局部适应性潜在的遗传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1001基因组项目”中620株拟南芥不同生态型的基因组、转录组和甲基化组数据进行多组学整合分析,并结合植株种源地气候数据进行环境因子分析,确定了与各种环
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疲劳现象越来越严重,天然产品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更低的副作用,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肿瘤恶病质的发生严重降低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目前尚无FDA批准上市的药物治疗肿瘤恶病质。虫草类中药具有抗疲劳、抗肿瘤和抗氧化等功能。四宝虫草(SBCC)作为传统名贵中药古尼虫草的新型替代物,对于其是否具有抗疲劳和肿瘤恶病质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探索。土木香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