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造措施对马尾松低效林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o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不同改造措施下的马尾松低效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定及培养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补植混交、全砍重造和封山育林3种改造措施对马尾松低效林碳储量、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设置未改造的马尾松低效林为对照。结果表明:(1)3种改造措施的马尾松低效林植物层有机碳储量大小表现为:补植混交最大,为50.18±5.55MgC·hm-2,比封山育林(49.76±2.35MgC·hm-2)高0.42MgC·hm-2,显著高于全砍重造(22.66±4.89MgC·hm-2)和对照(22.13±3.85MgC·hm-2)(P<0.05),分别高27.52MgC·hm-2和28.05MgC·hm-2。3种改造措施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从大到小顺序为:全砍重造>补植混交>封山育林,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47.81MgC·hm-2、16.53MgC·hm-2(?)(?)13.29MgC·hm-2。3种改造措施的马尾松低效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都比对照有大幅度提高,其中,全砍重造增量最大,为48.34MgC·hm-2;补植混交和封山育林分别增加了44.58MgC·hm-2和40.92MgC·hm-2。这表明,在马尾松低效林改造15a后,3种改造措施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上都有一定成效,而全砍重造正是从适地适树原则出发,选择更适宜的树种来替代马尾松,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达到最大。(2)3种改造措施的马尾松低效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以全砍重造最高,封山育林次之,补植混交最低,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42.29mgC·kg-1、69.82mgC·kg-1、16.81mgC·kg-1,且两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改造措施的土壤易氧化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碳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全砍重造>补植混交>封山育林,都高于对照。3种改造措施及对照的土壤各活性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下降。3种改造措施和对照的各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总趋势为易氧化碳>可矿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对照的土壤各活性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都极高,其中,易氧化碳和可矿化碳所占比例高于3种改造措施,分别为31.76%、3.73%;而各类活性有机碳含量最大的全砍重造所占总有机碳比例均很低,其中,易氧化碳、水溶性有机碳和可矿化碳所占比例都最低,分别为19.95%、1.19%和2.61%。这表明,马尾松低效林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差,最易受外来干扰而分解变化;相反,全砍重造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好,更有利于土壤碳固存。(3)在25℃下,经60d室内培养后,3种改造措施马尾松低效林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在5.62mgC·kg-1d-1~7.00mgC·kg-1·d-1之间,大小顺序为:全砍重造>补植混交>封山育林,均显著快于对照(P<0.05);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都随土层加深而递减。3种改造措施及对照的矿化率在2.61%~3.73%之间,大小顺序依次为:对照>补植混交>封山育林>全砍重造,对照的土壤有机碳矿化率分别比补植混交、封山育林、全砍重造高2.75%、3.90%、42.91%。这表明,对照的土壤有机碳通过矿化变成C02的比例最大,说明对照的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最差,最易受外来干扰而分解变化。在相同培养条件下,3种改造措施及对照的马尾松低效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趋势基本一致,表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4)3种改造措施及对照的土壤有机碳与各活性有机碳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这表明,不同改造措施的马尾松低效林土壤各类活性有机碳含量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3种改造措施的土壤各活性有机碳间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关系;对照的土壤各活性有机碳间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这表明,3种改造措施的马尾松低效林及对照的土壤各类活性有机碳之间关系紧密。
其他文献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学分制的施行,生活园区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同时成为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阵地
反美主义不是新生事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以前。从早期欧洲知识精英对美国文化的蔑视到冷战后全球反美浪潮的兴起,反美主义已成为独特的国际政治现象。反美主义的产生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