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比赛中身体对抗下主要进攻技术比较研究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beiebi3807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篮球攻守对抗日益激烈,身体接触越来越多,身体对抗愈来愈激烈;对抗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抗形式更加多样化;对抗特点表现得更加激烈、综合、随机、协同、隐蔽。比赛中,谁能在身体对抗中占据主动,谁就能获得比赛的优势。从近几届世界大赛来看,身体对抗能力弱的球队很难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如何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占据主动成为研究的必要。近些年,中国男篮作为亚洲劲旅,一直保持着亚洲冠军的称号,也多次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上进入世界前八名。目前,中国队有姚明、王治郅、易建联三名队在NBA打过球,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中国队平均身高具有优势,身体素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始终不能在第八名上有所突破,成为一支世界强队。那么究竟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呢?本文试图从身体对抗入手,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数据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较深入地探讨中国男篮在身体对抗条件下运用主要进攻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中国男篮认清自己的实力,找出差距,并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科学安排比赛和训练,尽快跟上世界篮球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以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意大利队、波多黎各队、美国队、塞内加尔队、斯洛文尼亚队、希腊队六场比赛及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美国队、西班牙队、安哥拉队、德国队、希腊队、立陶宛队六场比赛的进攻技术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队与对手在身体对抗中投篮、篮板球、运球、传球、接球、突破等主要进攻技术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多次观看录像,统计出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处理,从中找出中国男篮在进攻中运用主要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中国队外线投篮比例相对较高,投篮命中率低;内线投篮比例偏低,投篮命中率与对手基本持平。强身体对抗中,内、外线得分的能力,抢篮板球的能力,突破的次数和成功率,以及运球、传球、接球的稳定性和成功率都与对手有较大的差距;内线强对抗投篮的次数、进攻篮板球、突破等也少于对手;运球、传球、接球时身体接触对抗的次数和激烈程度远高于对手。与强队的差距非常明显,与弱队的差距不明显;姚明在中国队中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多项进攻数据都达到了全队的30%——40%,显示了中国队内线实力的强大。由于对姚明的过分依赖,使得中国队的进攻显得非常单调,同时也制约了其它队员水平的发挥。在平均身高占优势的情况下,中国队的身体对抗能力与对手仍有较大的差距。
其他文献
德育叙事这种研究方法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逐渐运用于德育实践经验研究中。这样的叙事研究,是德育工作者了解德育和向别人讲述所了解的德育的最重要的途径,比较容易被一线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