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czs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针对高等美术院校的实际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本论文采用文献法、历史法、个案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为基础,以历史为关照,选取湖北美术学院为个案,立足于现实问题,寻求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对策。本研究将高等教育学中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后现代课程观引入英语语言教学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纠正大学英语研究中重教学、轻课程的倾向,也能为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提供可实际操作的改革方案,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美术人才服务。本论文除导论和结语部分外,主要内容共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通识教育的角度重构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文化交流的繁荣,高等美术院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必需。另外,基于后现代课程观提出了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理论框架:与时俱进,关注时代的变迁和学习者个体的差异,在大学英语课程目标、结构、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建设后现代主义取向的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第二部分回顾了高等美术院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近百年的历史,并总结出了其发展的特点:一方面,在高等美术院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进步的必然。另一方面,这一外语课程更多的是作为工具类语言基础知识课程开设和实施的,体现更多的是对英语的工具性而非人文性的追求。第三部分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总结了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目标偏高偏窄、设置缺乏多样性、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课程评价以结果为导向。另外,从美术专业高考招生政策、美术教育特征和大学英语课程管理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并指出高等美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借鉴后现代课程观的合理部分,从课程的角度开展和实施,包括树立多元性的大学英语课程目标,设置开放式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制定分级式的教学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和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模式等。
其他文献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公路桥梁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作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接下来
随着英语教学中心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过渡,以学生为主体和自主学习已成为外语教育研究的热点内容,许多国家的外语研究者和教育者都认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语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现象是意识经验中所显现的结构性和整体性。知觉决不是感觉相加的总和,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连结。理解是对已知事件的旧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
“美”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语言是促进交流、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交流美、传达美的工具。然而,基于种种原因,“美”在语际交流过程中出现了流失。魏晋是中国历史必不可少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使用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结构上过渡性的语言,以母语为出发点,不断发展并逐渐向目的语靠近。中介语理论
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又称“多词动词”。动词带副词、动词带介词或动词带介词和副词就构成了短语动词,表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概念,被作为一个实义单词那样整体对待。新
学习策略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较普通高校而言却不多见,尤其是高职理工科学生。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耗时却低效。另外,由于高职学校生源、学习任
目的:探讨烤瓷修复中个性化比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制作的120例前牙烤瓷冠桥修复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烤瓷修复成功116例(96.7%),失败4例(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