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井内吸收硫化氢气体现场工艺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现有钻井液中硫化氢吸收剂的评价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室内评价效果与现场使用效果差异较大,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静态及动态实验,进一步研究了适合长庆油田钻井液井内吸收硫化氢气体现场工艺。   完善了课题组原有的水基钻井液吸收硫化氢气体静态评价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优化了测试条件,对实验室提供的九种硫化氢吸收剂进行了评价、筛选和组配,得到了改进的硫化氢吸收剂PCC。在实验条件下,PCC对硫化氢的吸收效果为2863mg/L,PCC再与锌盐复配后得到的PCCZ,吸收硫化氢的效果可提高至3286mg/L。   完成了课题组原有水基钻井液吸收硫化氢动态模拟评价实验装置的改造,通过运行调试,优化了装置的操作步骤与工艺参数:钻井液配备量为80L;气体进口压力范围0.05~0.5MPa;气液分离器操作液位为分离器锥体上部79~93cm,分离器锥体下部26~31cm;串联式尾气吸收装置吸收级数为5级;泵的出口排量为0~1.0m3/h;钻井液在钻杆中流态为湍流,环空中为层流;整个装置运行温度为室温,压力为常压。   在改造后的动态模拟装置上评价了硫化氢吸收剂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当硫化氢气侵钻井液速度(质量流量)为8g/min,钻井液循环时间为35min,硫化氢通入量在40~280g范围内时,对硫化氢的平均吸收率PCC为79%;PCCZ为90%。室内实验结果,结合长庆油田钻遇硫化氢地质区块、地质分层及钻井液设计要求,表明PCC及PCCZ能够满足长庆油田现场对水基钻井液井内吸收硫化氢气体的工艺要求。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训练,哪一项都不可偏废。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却一直是重视写作教学,忽视口语训练,究其原因主要是升学考试没有口语测试。这样
一维光子晶体(1DPCs)是由两种不同折射率材料在一个空间方向上周期性排布的微结构,主要应用于传感、光电设备等领域。柔性自支撑结构由于具有柔性并不限于基底的束缚而更有利于实际应用。但是对于制备具有柔性自支撑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色膜仍然是个挑战。有机/无机杂化1DPCs由于有较高的折射率差和丰富的功能性而得到关注,但是存在层与层之间相互渗透的问题。本课题采用改进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MMA-BA)微乳
学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发展时期,农村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加大,如何更好地协调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