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赔偿与刑罚的关系,自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经历了由最初的合一到后来的逐渐分离再到现在的逐渐回归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赔钱减刑”样本在中国的出现,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公众的一片讨论,有赞同的声音,也有质疑的呐喊,但这并未阻止各地司法机关在这方面的不断探索。本文通过广东东莞的“赔钱减刑”案例引出理论界和实务界在此问题上的争论,分析和思考国内外刑事司法中有关赔偿与刑罚关系的理论和做法,论证我国建立“赔钱减刑”模型的正当性,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司法现状,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完善我国“赔钱减刑”模型的具体思路。据此,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赔偿与刑罚概述。此部分通过对赔偿和刑罚概念的厘清及对赔偿性质的界定,说明本文所要研究的赔偿区别于简单的民事意义上的损害赔偿及刑法中规定的作为非刑罚处理方式“赔偿损失”。第二部分,赔偿与刑罚关系的历史解读。赔偿与刑罚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最初合一、逐渐分离、又再次回归的一个复杂历史过程,在此期间赔偿对刑罚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此部分梳理了赔偿与刑罚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关系。第三部分,赔偿与刑罚关系的现状。此部分主要是对域外典型代表国家和中国现行刑事法中有关赔偿影响刑罚的具体规定的阐述,说明赔偿与刑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对二者的定位需要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赔偿与刑罚关系的定位——赔偿可以影响刑罚。此部分通过前文对赔偿与刑罚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各国现行刑事法有关规定的介绍,得出赔偿可以影响刑罚的结论,并从刑罚目的变迁、被害人保护、及刑事司法实践等方面论述了赔偿可以影响刑罚的正当性。第五部分,赔偿影响刑罚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构建。此部分在前文论证了赔偿可以影响刑罚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司法现状,提出了建立“赔钱减刑”模型的建议,具体包括赔偿影响刑罚的基本原则、我国赔偿影响刑罚制度的具体构想及相关配套制度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