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绿僵菌对根结线虫病和灰霉病的生物防治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xqand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龟子绿僵菌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真菌,可以感染大约200种昆虫和某些节肢动物,但对哺乳动物没有侵染性。因此,绿僵菌已经被开发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有害昆虫防治资源。本论文利用番茄与植物病原物互作体系,探究了绿僵菌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引起的根结线虫病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潜力。此外,对绿僵菌的生防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金龟子绿僵菌可以寄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是重要的世界性分布土传植物病原线虫,可以侵染许多蔬菜和大田作物。但是对环境友好的根结线虫防治方法有限。本论文探究了金龟子绿僵菌菌株IBCCM321.93对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线虫病害防控潜力。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利用绿色荧光标记的绿僵菌侵染线虫的卵,都表明绿僵菌可以寄生线虫的卵。此外,显微镜观察表明绿僵菌还可以寄生线虫的成熟雌虫。与水对照相比,1×108/ml绿僵菌孢子在处理线虫卵8天后,对卵孵化的抑制率可达75%。
  2.金龟子绿僵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杀根结线虫活性。绿僵菌的发酵滤液可以显著降低卵的孵化率,并对二龄幼虫(J2)具有致死性。其中95%浓度的发酵滤液在处理卵11天后,对卵的孵化抑制率达97.6%,对J2处理12h后可导致100%的J2致死率。此外,浓度为95%的发酵滤液于100℃处理15min后,用其处理二龄幼虫12h,对线虫的致死率仍有97.68%。
  3.金龟子绿僵菌可以在植物的根部定殖,并促进植株的生长。用荧光标记的绿僵菌接种番茄幼苗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番茄的根部可以观察到定殖的绿僵菌。此外,通过PCR检测及分离根部真菌的方法也证明了绿僵菌可以定殖在植物根部。根部定殖的绿僵菌,可以显著促进番茄的生长。与水对照相比,绿僵菌处理4周后的番茄株高,在盆栽试验和温室大棚试验中分别提高约1.95倍和1.26倍。
  4.金龟子绿僵菌具有开发为防治根结线虫病的有益微生物制剂的潜力。通过盆栽试验,表明在番茄的根部周围每克土壤施用1×108个绿僵菌孢子,可以减少约48%-54%根结,49%-58.3%卵块数,56%-61%根部线虫卵的数量,和54%-62%土壤中J2数量。在自然发生根结线虫病的温室大棚中施用绿僵菌,绿僵菌对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生防效果。与水处理对照相比,被线虫侵染的番茄经绿僵菌处理后,番茄根结数减少16.6%,每株根部的卵数减少22.78%。除此之外,绿僵菌的发酵液也可以明显减轻线虫的危害,先接种发酵液再接种线虫有约60%防病效果,先接种线虫再接种发酵液则有35%防治效果。
  5.利用RNA-seq解析金龟子绿僵菌寄生根结线虫卵的分子机制。分析绿僵菌寄生线虫12h及24h后明显上调或下调的基因。结果表明,与丝氨酸型肽酶活性、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和丝氨酸型水解酶活性相关的基因被显著富集,暗示丝氨酸肽酶在侵染线虫卵的早期发挥作用。此外,可能与绿僵菌识别和粘附线虫卵的过程相关的凝集素、细胞壁蛋白、细胞外膜蛋白相关的基因在12hpi和24hpi均上调。此外,G蛋白α亚基、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和蛋白激酶相关基因在24h时明显上调表达,暗示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寄生过程。几丁质酶、转运蛋白、CYPs(细胞色素P450)和次级代谢物相关基因在12hpi和24hpi也表现明显上调表达,推测这些基因可能也参与了侵染线虫卵的过程。分析发现有3个附着胞形成相关基因在12h时上调表达,8个基因在24h时上调表达,据此推测12h可能是金龟子绿僵菌识别和粘附线虫卵的阶段,而24h是穿透卵壳侵入卵的阶段。此外,氧化还原酶活性基因、信号转导和转运相关基因明显富集,该特点与淡紫紫孢菌侵染线虫的卵时基因表达模式一致,表明两种寄生真菌可能存在相同的侵染模式。
  6.金龟子绿僵菌对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植物病害,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论文分析了绿僵菌防治灰霉病的能力。绿僵菌对灰葡萄孢有拮抗性,二者对峙培养时产生约6.25mm的拮抗带。绿僵菌10%浓度的发酵滤液对灰葡萄孢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8.62%,对菌核萌发抑制率达63.85%。绿僵菌2%浓度的发酵滤液或125μg/ml的发酵滤液粗提液,均能完全抑制灰葡萄孢孢子萌发。此外,绿僵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可以抑制灰葡萄孢的生长。绿僵菌发酵液具有耐热性,在100℃下加热15min后仍能抑制灰葡萄孢的生长。探讨绿僵菌抑制灰葡萄孢的机制,发现绿僵菌发酵滤液导致灰葡萄孢菌丝稀疏、扭曲,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异常,灰葡萄孢的菌丝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被严重破坏,且分生孢子中的膜系统受到破坏。离体试验表明绿僵菌发酵滤液对番茄叶片和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7.35%和50%;而活体植株试验时对番茄叶片和果实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98%和10%。因此,绿僵菌具有抗真菌能力,可以明显减少灰霉病的危害。
  综上所述,绿僵菌对根结线虫病和灰霉病都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绿僵菌也是已知的重要昆虫寄生真菌。因此,绿僵菌在联合防控线虫病害、真菌病害和虫害有较好的潜力。此外,本研究探究了绿僵菌的生防机理,筛选出了绿僵菌中寄生线虫相关基因,有助于提高其生防能力。该研究拓宽了绿僵菌的应用范围,对深入开发和利用绿僵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ATP柠檬酸裂解酶(ACL)催化柠檬酸生成草酰乙酸(OAA)和乙酰辅酶A,是决定碳流向不同代谢物(如糖、脂肪酸、类黄酮和类异戊二烯等)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尽管先前研究证实了柑橘ACL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参与了柠檬酸降解,但是其对可溶性糖、有机酸等物质的积累以及非生物因子对ACL活性的影响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柑橘品种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ACL活性和可溶性糖、有机酸、类黄酮等代谢物质的含量,并
学位
本文针对菜豆摘心高度进行试验研究,选用菜豆品种“九月青”和“将军一点红”进行大棚试验种植,阐述了菜豆摘心机理和研究现状,对菜豆的摘心影响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测定了不同摘心高度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结构构成,确定了最适宜菜豆生长的摘心高度为1.5m。通过栽培试验,选用吉林地区八个品种的菜豆对摘心高度1.5m可以提高产量进一步验证,证明摘心高度1.5m可以提高菜豆产量,整体提高产量0.5倍以上。具体
学位
越橘栽培遍及世界各地,超过58个国家都在进行越橘栽培生产。中国是越橘的主要贡献国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的16.3%和4.3%。然而土壤盐、碱、干旱等不良条件严重影响越橘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的胁迫响应、形态建成以及次生代谢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越橘WRKY转录因子家成员进行发掘筛选,并对其性质和功能进行了预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学位
西瓜(Citrullus lanatus)作为重要的葫芦科作物,其植株形态和果实特征一直是育种家们关注的目标。西瓜植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如不同的叶片颜色、形态和株型结构等。目前对于西瓜植株形态相关性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遗传及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论文研究西瓜叶色后绿和植株节间长度两个性状,通过分离群体和分子标记定位相关基因,并解析它们的分子遗传机制,为西瓜品种选育及简约化栽培
学位
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解决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问题的双赢技术。该技术前期紫云英与稻草共存、后期共同翻压还田,与单独还田相比,共同还田的物料构成发生改变。作为创新实践,紫云英与稻草共同还田的相关效应及作用机制缺乏研究。本文依托多年定位试验,结合盆栽和模拟试验,研究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的产量与肥力效应、甲烷排放特征及机制,探索了紫云英-稻草共同还田下混合物料的腐解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主要
学位
抗菌肽(AMPs)被视为植物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是一种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物质。从细菌到植物,抗菌肽可以存在于所有形式的生命中。SM-985是从大刍草(Zea mays ssp. mexicana)cDNA文库中分离的阳离子抗菌肽。使用具有不同算法的计算预测服务器来筛选大刍草cDNA文库中的抗菌肽,并且预测结果表明,SM-985具有高概率为抗菌肽。SM-985是一种富含精氨酸的肽,由21个氨基
希金斯刺盘孢(Colletotrichum higginsianum)主要侵染芸苔属、萝卜属和拟南芥等十字花科植物引起炭疽病,在生产上对十字花科蔬菜的品质与产量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希金斯刺盘孢致病相关基因ChODC、ChCDC25和ChPhb1/ChPhb2的功能及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分别从多胺代谢、Ras蛋白信号通路以及线粒体功能等方面解析其参与植物病原真菌发育和致病的相关机理。研究主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