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财富思想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财富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重商主义的财富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财富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财富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财富思想形成具有时代性的现实基础。其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出巨大社会财富、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和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冲击。当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财富与人的联系更为紧密,但是财富生产与人的发展相异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因此,探究马克思的财富思想,能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一步理解,对当前解决生产社会财富带来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马克思财富思想内容丰富,包括财富的内涵、财富产生的源泉、财富的类型、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以及财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等内容。马克思财富思想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满足人需要的客观对象,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三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财富的源泉主要包括劳动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其中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决定力量,自然资源是创造财富的物质基础。财富的类型丰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商品财富、货币财富、资本财富以及自由时间财富;从满足主体需要的形式来看,财富分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关于财富的生产、分配以及二者的关系,在财富的生产上,马克思认为财富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与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财富生产除了取决于劳动和自然资源这两个因素外,还受到资本、科学技术等社会因素影响,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财富生产导致人的异化、阶级对立与严重的贫富分化作出了批判;在财富的分配上,马克思不仅指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性,还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合理的财富分配法则作出了科学预判;在财富生产与分配的关系上,马克思认为财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财富的分配方式,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不合理的分配方式。马克思认为财富在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实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认为财富是人的能力的展示与确证,也是人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财富思想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体现在马克思财富思想为丰富以人为本的财富观提供了理论指南、为树立绿色生产和消费观念提供了思想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支撑;实践价值体现在研究马克思财富思想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发挥各要素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方法。重点梳理了马克思财富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给予全面、系统的考察。论文的创新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内容方面侧重对马克思财富思想的整体性研究,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探究了其时代价值;二是在论证方式方面从理论与现实出发,分析了财富与人、财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旨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他文献
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多分布于山区,受地形地貌影响分布散乱,由于人口的不断外流导致农村呈现出“散、空、穷”的特点,严重制约着“三农”发展,阻碍城镇化建设,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易地扶贫搬迁将搬迁群众统一安置,实现了农村人口集聚,改变了农村分布散乱、空村、贫穷的发展状态。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新时期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旨在通过搬迁使贫困人口脱离原来的生存空间,从根本上阻断代际贫困传递,解决“一方水土养育不了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了走好乡村振兴“人”是关键性因素,乡村振兴要发展乡村,振兴乡村,同样也离不开人才的作用。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成为未来城乡关系的显著特征。因此,无论是“人才”的概念,还是“返乡”的概念,在当前发展背景下都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和特征。农民工作为农村人才队伍的主力军,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对
学位
青年群体是生育的主力军。进入21世纪后,低生育率下青年的生育意愿研究得到更多关注。社会现代性发展进程中,个体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的个体化影响了包括生育意愿在内的人生规划。本文在梳理个体化和生育意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围绕CGSS2017的社会人口属性模块、社会态度模块和家庭模块,对青年个体化与其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青年意愿生育子女数影响因素进行多项log
学位
伴随着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但现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基础性养老方式,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依然处于核心地位。本文在健康需求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选取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和抑郁量表调查数据作为衡量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将老
学位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都在加速推进科技创新。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现代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社会变革不断,人们的生活发生很大改变,他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学位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巨大,中外罕见。探讨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搬迁移民适应问题,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助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尤其是老年人作为入住安置区的主体,更需要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因此本文以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才家园集中安置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适应理论为主要指导,采用实地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开展易地扶贫搬迁老年人的社会适
学位
纵观当代世界经济形势,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崛起,旧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逐渐宣告结束。世界市场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后又面临新一轮的重塑。世界市场出现的新现象迫切需要结合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加以阐释。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成因、内容和当代价值进行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推动世界市场发展和增强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影响力提
学位
“劳动正义”是一个复合名词。劳动是连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桥梁,正义是人们对公正平等的生存与生活的理想追求。在劳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关系都包含着对于正义的思考和追问,蕴藏着相应的价值诉求,可以说马克思的劳动正义是充满历史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现实表达,是关于现实劳动关系、全部劳动活动、整个劳动过程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认真研读马克思相关著作,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相应观点,可以看出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约有3.76亿人,较2010年增长了69.73%,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社会融合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近年来流动人口失业率有所上升,再就业难度加大,成为阻碍提高流动人口再就业质量和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障碍。失业不仅会给流动人口个体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更会影响流动人口与流入地主流社会群体的融合,
学位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科技进步和网络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也使老年人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在严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空巢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互联网成为空巢老人参与社会交往交流的重要途径,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心理健康需求。然而,老年人在互联网等新生事物应用上处于劣势,部分空巢老人在使用互联网时面临“数字鸿沟”困境,有必要深入研究互联网使用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