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响应国家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部先后出台了若干文件针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张家口市提出了2020年基本实现“无矿市”目标。为了科学地评价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程,以期指导张家口市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作。本研究在张宣矿区选取了多个尾矿库废弃地的典型植被恢复模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熵值分析法和TOPSIS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模式的水土保持、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恢复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重要值与各模式得分排名判断,沙棘、芦苇、野艾蒿分别为研究区内草本、灌木植物的优势种。经TOPSIS模型得分排序,油松+胡枝子、油松+元宝枫、沙棘+胡枝子为该矿区中得分排名前三的三种模式,研究区各模式得分主要分布在“良”、“中”等级,说明该区目前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处于中等水平。(2)土壤物理性质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影响显著,受土壤深度的变化影响不显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深度对土壤养分均存在显著影响。同一效果层中多数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同效果层中的指标间相关性较差。(3)植物丰富度指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侵蚀模数为各效果层反映该区恢复效益优劣的主要指标。各模式的丰富度指数普遍较差,植被覆盖度普遍处于中上水平,人工恢复模式的土壤孔隙度均有显著改善,该区土壤富含速效钾,低磷、低氮、缺乏有机质,各模式p H值、容重、土壤持水量、侵蚀模数、稳渗速率、枯落物蓄积量等指标普遍处于“中”级水平。(4)建议该研究区优先配置以乔木油松为主,林下混交种植沙棘、胡枝子等灌木植物进行恢复。选择适时适量施用富含氮素、磷素、有机质的肥料,以加快恢复土壤养分库。(5)对于恢复初期、前人研究较少的研究区域或对象,建议使用组合客观评价,该方法能减小评价受起始的主观影响,建议使用TOPSIS代替传统百分比得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