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养老机构是由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的具有收养和服务功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是机构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方面作用突出。但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人员等困境,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扶持和指导。论文围绕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聚焦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问题。首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和志愿失灵理论,探究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补贴的理论合理性;其次深入剖析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困境,探究政府从财政支持角度介入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现实依据;再次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基本原理、补贴类型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提供问题导向;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和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实施效应进行评价,并从统筹层次优化、补贴标准优化、补贴方式优化等方面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提出完善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健全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敦促民办养老机构承担社会养老责任,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政府补贴统筹层次较低、补贴门槛偏高、补贴标准差异较大、补贴力度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第二,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实施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并未达到最优,需要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其实施效应。第三,适度提高政府补贴的统筹层次、加大市级政府统筹力度,动态调整养老床位建设补贴标准尤其是护理床位建设补贴标准,按照护理人员的职业等级给予相应的职业补贴,将有助于优化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