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办养老机构是由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兴办的具有收养和服务功能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是机构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方面作用突出。但民办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人员等困境,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扶持和指导。论文围绕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聚焦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问题。首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和志愿失灵理论,探究政府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补贴的理论合理性;其次深入剖析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困境,探究政府从财政支持角度介入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现实依据;再次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基本原理、补贴类型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提供问题导向;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和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实施效应进行评价,并从统筹层次优化、补贴标准优化、补贴方式优化等方面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提出完善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健全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敦促民办养老机构承担社会养老责任,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政府补贴统筹层次较低、补贴门槛偏高、补贴标准差异较大、补贴力度不足等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第二,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的实施虽已取得一定效果,但并未达到最优,需要对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进行改进,从而提升其实施效应。第三,适度提高政府补贴的统筹层次、加大市级政府统筹力度,动态调整养老床位建设补贴标准尤其是护理床位建设补贴标准,按照护理人员的职业等级给予相应的职业补贴,将有助于优化上海市民办养老机构政府补贴机制。
其他文献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这一新的国情,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成为多数老年人的主流养老方式。上海是我国首个步入老龄化的城市并且程度
作物覆盖度是备受农业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参数,作物覆盖度体现为作物疏密程度,可反映各类作物生长状况,一方面参与作物灌溉决策与追肥,另一方面可辅助调查作物分布与整体评估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现象使得养老服务的供给远远滞后于老年人对服务的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已经不能满足广
当前我国人口高龄化和失能化问题日益凸显,高龄和失能老人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受损而生活不能自理,因此他们需要较长时期、甚至无限期的照护服务。又由于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自古以来残疾人都受到社会关注,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赋予残疾人的权利、对残疾人承担的义务是完全不同的。目前,保障残疾人社会权益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防止干部进一步滑向腐败深渊的有力举措,也是强化党政机关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
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是公共服务供给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服务的供给效度关系到当下政府治理的程度,有效的供给是政府“善治”的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增强服务供给能力
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机构养老资源日益紧张,大多数老人只能在家或社区中接受护理服务,加之“4+2+1”家庭结构的变化及护理的专业性促使家庭难以胜任
目的:1)观察小鼠皮下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后诱导痛觉过敏进展及复合运用氯胺酮后对瑞芬太尼诱导痛觉过敏的拮抗作用。2)探讨皮下泵注瑞芬太尼及不同药物诱导痛觉过敏后突触后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系列问题,使得许多老年人无法满足其养老需求。而此时居家养老服务逐渐发展起来,并获得了推广和关注。但居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