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许多中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各类研究多是侧重于各个时期投资水平或投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较少,而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上,这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举足轻重。同时,我国银行贷款和GDP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两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阶段性波动的周期和起止时间也基本一致,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发生机制和背后的因果关系,究竟是某种巧合,还是另有其因,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了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其中介绍了货币理论关于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如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还介绍了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最后介绍了信贷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次对我国银行信贷与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分析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状况;然后对我国银行信贷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我国银行信贷存在的问题;再次对我国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率与农业、工业、商业贷款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二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率与农业、工业、商业贷款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否是长期的关系进行检验,同时通过误差修正模型来考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率与农业、工业、商业贷款增长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这种长期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最后提出优化我国信贷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如建立金融信用评价体系,为信贷结构优化创造良好环境、调整贷款行业结构,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积极拓展优良客户、调整信贷区域结构,合理分配信贷资金、调整信贷客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产品的研发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信贷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