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特别是大理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以传承人口传心授为依托的特质,正在不断地遭到破坏乃至消失。因此,加强大理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建档保护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各阶层人民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大理白族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具体探讨,全文共包括以下几部分:首先绪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同时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并指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创新点。正文第一部分对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的定义及现状,传承人机制的内容及特点等基本概念作了界定和分类。第二部分从两个角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对大理白族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现状进行客观的总结和分析,并分别对其标准化制度的建立、工作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阐释,从中发现相关政策法规、工作机制、人力财力投入、管理规范性等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依据大理白族当地情况对传承人机制下的大理白族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从建档保护政策的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合理规划与经费、人才支持及工作机制构建三方面提出宏观建议;并从建档的全面性管理,完善建档的系统化管理,构建建档的数字化管理,实施建档的共享性管理四方面提出微观建议。最后的结语部分,笔者从应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特性来开展其申报认定工作,要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要加强传承人的生活保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的法律制度,深入发掘传统文化意蕴五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