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_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信息流量爆炸式增大,采用无源光网络PON已经成为宽带接入的趋势。目前主要有APON、EPON、GPON系统。GPON又由于高效的带宽利用率而成为目前最为理想的宽带接入网技术。在GPON中,上行信号为速率达到1.25Gbit/s的突发光信号,可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迫使系统提供更高的上行速率,因此3.125Gbit/s有可能成为下一代GPON(NGPON)的上行速率,这给适用于下一代GPON的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设计增加了难度。本文在分析现有突发接收技术的基础上,以交流耦合突发模式接收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大电容交流耦合和小电容交流耦合两种情况下,分别提出了两种针对3.125Gbit/s速率的高速突发模式接收机设计方案,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本文对GPON的结构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GPON系统上行突发信号的数据包结构和码型特点,概括出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特别是高速突发模式接收机的设计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2、在分析现有的突发接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主要考虑耦合电容大小对交流耦合接收机幅值恢复部分的影响,提出了两种适用于高速突发信号接收的交流耦合突发模式接收机方案。第一种采用较大的耦合电容,保证信号在接收中不会有太大的低频损耗,在耦合电路之后采用高速复位开关的方式来加快耦合电容的充放电速度,避免在信号接收过程中大数据包吞没小数据包;第二种采用较小的耦合电容,用频率补偿等技术通过对接收机的主放大器进行改进来实现突发接收。3、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本文首先对高速突发信号发射系统进行了建模,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能产生符合GPON上行信号特点的突发信号。其次对提出的两种设计方案分别进行仿真模型搭建,在3.125Gbit/s的速率下,通过对模型在响应时间、消光比和抖动等方面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4、通过深入研究突发模式光接收机的误码率和信道利用率,对所提突发模式光接收机方案在这两方面进行性能分析。
其他文献
伴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无线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在移动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业务正在成为可能。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因此视频通信也成为多媒体业务
传统设计的无线通信系统为满足高数据速率的要求,需要额外的信号带宽或者使用高阶的调制技术,但是可供使用的空中带宽资源是有限的,高阶调制方式也受到技术上的限制。为了提
近年来,随着Web2.0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自己的图片共享到互联网上。互联网上的图像信息越来越多,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图像资源库。随着互联网上图像信息的急剧膨胀,如何管
认知超宽带(Cognitive Ultra Wideband, CUWB)无线通信系统,是结合认知无线电和超宽带技术的主要优点来联合设计研究的一种智能无线系统,是一种基于频谱感知的具有自适应频谱
随着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朝着片上系统(SoC),特别是基于FPGA的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方向发展。本论文通过在资源受限系统上
UWB技术已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个域网(WPAN)的候选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二进制跳时超宽带(2PAM-TH UWB)系统性能的改善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数字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应用到电影制作中,但是直到近几年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影。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影必须在拍摄、制作、发行和放映过程中全面实现数字化,彻
当今信息社会,信息的流动无处不在,因此信息的安全保密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信息的保密与安全传输,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信息的处理,而这种处理往往是通过加密的方式来实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