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十年间,清政府推行新政,河南中学堂教育开始建立,这是河南中学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也是河南教育的一个转折点,它奠定了河南中学教育的基础。本文对当时河南中学堂教育进行全面考察,特别从师资力量、学生来源、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考试与毕业、学校管理、经费来源等方面探讨河南中学堂教育的变革。清末十年河南中学堂教育状况是该课题研究的重点,目的在于由此来了解清末十年河南中学堂教育在政策法令背后的实际发展状况。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及中学教育的产生。着重论述河南各主要中学堂的建立,适当运用表格,以便对当时河南中学堂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有所认识。第二部分论述河南中学堂教育的发展状况。具体从师资情况,学生情况、课程设置与教科书的使用、考试与毕业去向等方面分析说明当时中学堂教育的状况。第三部分论述河南中学堂教育的管理机构与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介绍中学堂教育的学制、管理机构——提学使司和学务公所、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及在河南中学堂教育变革中所处的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教育经费多来自书院旧款、政府拨款及学费收入。第四部分对清末十年河南中学堂教育发展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与邻省湖北的几点对比,分析认识这一时期河南中学堂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