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现代文明的主要力量来源之一,对一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继续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原则,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当前,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浪潮汹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步伐加快,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形势日益激烈。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高端中间投入要素,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制造业的创新、效率和质量。在此背景下,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近些年来,在建设制造强国战略指导下,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都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为27.99万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为3.5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2万亿元,同比增长21%。然而,我国制造业仍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关键技术和核心领域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制造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另外,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占服务贸易进口比重偏低,不到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50%,且传统服务业进口比重大,新兴服务业比重小,贸易结构不合理。由于生产性服务供给不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鉴于此,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产业关联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等理论,针对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进口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找出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利用VAR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具体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从提高生产性服务进口,完善进口结构、加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