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一生的创作,贯穿着他对日本近代化的深刻思考。在夏目漱石看来,日本的“文明开化”是肤浅的、表面的,随着电灯化、大工业化的社会进程所带来的近代社会价值观也是扭曲的、病态的。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我执”就是个人的自我确立与近代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下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畸形价值观,是夏目漱石对近代扭曲的文化身份的一种建构。在夏目漱石的作品当中,最深刻体现“我执”这一人性主题的便是《虞美人草》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的三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整理中日两国有关《虞美人草》的研究状况,并分析其中有待开拓的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题。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一章选取了文本资料中夏目漱石重点刻画“我执”的三个人物形象,深入剖析,进而阐释“我执”在个体中的表现。第二章从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入手,集中探讨“我执”的成因。第三章则以“如何破执”为考察对象,阐释了夏目漱石在《虞美人草》中独特的东方哲学式的“道义”与“往生”两种破除“我执”的途径与方法,以此来解决自我的问题。第四章将研究视野摆在日本近代文化语境中,结合夏目漱石的其他作品,讨论了“我执”在夏目漱石自身思想转变过程中的意义,阐释其在近代日本文化身份建构中的作用,审视其在中日文学交流中的价值。结语对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括,论述了《虞美人草》在夏目漱石创作中地位和在“确立近代自我”过程中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