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新变化初探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sh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是国家经济的管理者,也是国营经济的所有者,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调整政府职能,提高国家经济能力的最重要环节。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和政府能力性质的关键,又在于如何调整政府企业关系,只有在良性的政企关系体制下,才可能有一个明智、审慎和有效率的政府,才能确保国家经济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政企关系作为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现象,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事物。但是要给政企关系下一个确定的定义却非容易的事情,原因在于政企关系自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政企关系特征理解的差别。在研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时,很多学者总是更加关注政府对于企业的影响,他们认为政企关系的好坏主要由政府的职能和行为决定,只要政府采取良性轨道影响企业,政企关系就可以走入正轨。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确实可以影响企业的行为,但这不是政企关系的全部内容,要想处理好政企关系,还必须重视企业对政府的影响。企业对政府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在营造政企关系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关系到我国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完善,经济能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等重大改革课题。本文沿着“政企关系新变化的理论依据——政企关系新变化的现实状况——政企关系新变化的历史背景及原因——政企关系新变化的现阶段方向——政企关系新变化的合理模式”这样一个研究思路,以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及跨学科方法为基本的方法论,着重研究了政企关系的内涵与现实状况、政企关系新变化的背景和依据、政企关系新变化的国内外参照、政府与国有企业关系的特殊性、政企关系新变化的必要性、政企关系新变化的条件与方向和目标等问题,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服务企业关系模式的基本理论体系。本文所涉及的政企关系并不仅仅是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而是包含了所有性质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下,在政企关系与其他事物的区别联系中对政企关系的内涵和特征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进一步理清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中国“和平崛起”创造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和平崛起”国家战略的确立,使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本文在第一部分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里,深入分析了服务型政府和行政价值的内涵和本质。指出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导向的责任型政府;行政价值是包括行政主体、客体、实践三方面
探索中医外科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将《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的部分内容运用于中医外科学的教学之中,便于教师讲解,利于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引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