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政府层级中,县级政府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一共有2000多个县,我国国土面积90%的区域都是由县级政府所管辖,与此同时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县级政府管辖着绝大部分的人口数量。但是其往往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而当前的市管县体制也愈加显现出其不足和弊端。针对市管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我国在部分地区尝试进行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尤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省直管县改革。我国当前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展很快,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县级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取得了一定自主性,尤其在财政权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张,这也为县级政府腐败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在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运用府际关系理论、扁平管理理论和权力监督理论,着重对县级政府权力的构成、运行以及监督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着重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主要方法,对本文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重点介绍了相关理论工具以及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对于本文研究重点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选取河南省的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践历程进行研究,重点以首批省直管县试点单位巩义市进行研究,分析了县级政府权力的构成及运行状况,总结了巩义市省直管县改革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第三部分通过上文巩义市改革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县级政府权力监督的现状,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重点问题,主要是上级政府的监督力度不够、县级政府内部的监督意识不强以及基层民主的监督渠道不畅;第四部分对当前省直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权力监督出现困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由于自上而下的监督关系尚未理顺、横向的监督体系并不完善以及自下而上的监督渠道尚未打通;第五部分则对权力监督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及针对性对策。任何的改革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也不是短期就可实现,它不仅需要上下级政府和权力监督机构的配合,更重要的是改革者强烈的必胜决心和持之以恒的改革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