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越来越认识到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提出大力扶持和发展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我国社会组织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之下呈现出井喷式增长。2016年9月1日我国首部《慈善法》颁布实施,同时《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即将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组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类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的行为、业务开展、公信力等方面也必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我国的慈善组织将越来越被人们所知悉,但是在全国范围内除北上广外的绝大多数城市对于慈善组织的外部管理都还存在着思维不开阔、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如何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两个方面来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分析形势从而创新慈善组织外部管理机制对于推动我国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及日常业务实操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央、省、市出台的相关文件及社会组织发展形势解析,选择C市市本级40家慈善组织,从其2016年年度工作报告中涉及的内部人员结构、财务状况、项目开展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与C市市级与下设的10个区县市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就如何创新慈善组织的外部管理机制创新进行了探讨研究。本文以国内外理论研究为基础,从我国慈善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入手,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针对慈善组织的准入、激励、监督和双重管理机制。其次列举了英、美、德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的慈善组织管理体制,通过汲取境外的先进经验为我国慈善组织管理体制的改进提供借鉴。再次通过C市慈善组织2016年度的工作报告和民政部门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指出C市在目前慈善组织管理机制下慈善组织面临规模小、作用不明显、财务状况不佳、缺乏政策引导支持;登记管理机关存在限制过多、行政干预过多、政策支持少、监督管理不到位、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最后根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简化准入程序引入市场竞争、有效整合资源强化激励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完善监督机制的创新思路,并由此思路提出打造适宜慈善组织发展的环境,建立以慈善组织服务联合机构与慈善组织信息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双枢纽综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慈善组织应有权益,强化监督管理的创新外部管理机制,以此推进C市乃至我国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