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教育部新课程方案,江苏省于2007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必修模块是测试的主要内容。论文针对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的分析和测量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和探究,以期对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对高中课程的管理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本论文对学业水平测试的分析采用二维矩阵法,从内容和认知两个维度检验试题和内容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内容维度的分类按照课程标准中的17项内容主题加以分类,认知维度的分类依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所使用的行为动词,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面。利用相同的编码方法分别对课程标准和各年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进行编码,并计算出波特一致性系数。分析发现2009年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与课程标准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一致性,其余四份试卷与课程标准之间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课程标准在内容分布上,“细胞的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等主题占有较高的内容比例,而课程标准的认知要求主要集中于理解层次。对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业评价认识的调查,显示在高中生物必修模块教学进度紧张,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的课时较少,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学生操作性实验的开展;教师对学业评价的认识基本符合新课程和生物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评价理念,但年轻教师对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性质的认识,不如富有经验的老教师认识清晰和深刻,故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素养,切实有效地开展好高中生物必修模块的教学工作。此外利用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对高二学生测量,结果显示学生在测试中易出现的问题有:概念混淆,推断和计算困难,实验分析能力较低,图表分析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阶段,可以针对学生的薄弱方面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