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空间安全设计研究——以重庆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及其站点(以下均简称站点)通过“植入”城市已建成区域,与既有城市空间融合发展,由此产生一系列新的空间问题,空间安全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山地城市作为一种三维城市形态,其站点影响域空间安全除了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之外,还存在其个性特征。解决山地城市发展进程中站点影响域的空间安全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和重要保障。  重庆作为轨道交通发展中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其相对复杂的地形条件与高密度状态及多种类型的站点形式,为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的空间安全研究提供了丰富全面的研究对象。以重庆为例进行研究,其成果对其它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空间安全设计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通过对重庆轨道交通选取的五个站点(鹅岭、华新街、牛角沱、两路口、铜元局)影响域空间的现状调研,归纳其空间内的功能元素、断面形态及主要行为特征,结合调查问卷数据,总结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存在的四类安全问题:通行安全、防卫安全、心理安全和灾害安全。并基于对换乘过程的一体化和城市空间的整体化思考,扩大研究范围、增加关注对象,引入“综合接驳”概念,并阐述接驳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行为类型,分析综合接驳过程中的行为安全需求,建立行为需求与空间安全的联系,为提出针对性的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空间安全设计对策提供指导。  从物质、管理和行为三个角度分析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的空间安全层面,结合公共空间、道路系统、山地建筑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阐述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的空间安全要素(重点关注公共空间要素),即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空间安全设计的对象,并建立基于安全的行为与空间关联机制。  最后基于调研总结的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空间存在的四类安全问题,遵循综合接驳行为与站点影响域空间安全优化的关联机制,从通行、防卫、心理和灾害四个主要方面对山地城市站点影响域空间安全要素提出针对性、具体的设计对策。
其他文献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不得不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这迫使人们对消费型社会模式进行反思。 在这种背景下,处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
明长城九边十一镇所辖防区境内有明长城遗址及长城沿线的大量军事防御工事,而宛若长龙的边墙内,卫所、关隘棋布,堡寨、墩台林立,众多军事据点在广大长城沿边区域亦形成独特人文地
城市户外公共空间质量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公共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造良好的户外公共空间热环境是提升户外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及小城镇战略的有序推进,西南地区小城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然而,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理位置偏僻及人才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了粗放
本论文以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为题材,以传统、现代、都市三个创作方向在近年来出现的新动向为研究主体,目的在于从日益复杂多元的建筑现象中解读出其背后所隐含的实质,并期望能
我国众多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市生态园地等由于多种原因,开始面临夜景照明,而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本文在深入调研、综述国内外本领域研究的基
当前,私家车进入家庭的速度越来越快,私家车的人均拥有量在逐渐增大。私家车步入我国家庭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逆的历史必然。 然而,随着私家车在我国城市的迅速增
学位
"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政府和人民致力完成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宏伟目标下的城镇小康住宅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
近几年,农业问题被放在了国家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位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的关注,重大举措频频出台,新农村建设事业进入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