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对MMP-9、TF、vWF的影响及其与rt-PA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湖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他汀类药物作为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的临床常用药,其降脂、稳定斑块、神经脑保护作用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降脂药还有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对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由于近年来他汀药物应用广泛,已有相关基础研究,本课题以“他汀类药物对MMP-9、TF、vWF的影响及rt-PA溶栓后易出血转化”为研究基础,对比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他汀药物治疗与非他汀治疗对MMP-9、TF、vWF的变化分析及其与溶栓后继发脑出血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他汀类药物更规范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1筛选研究对象:筛选入选对象,入选标准:即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且在“时间窗”内具有溶栓治疗指征而无禁忌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发病前近1月是否有服用他汀药物病史,对患者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2研究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急性脑梗死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追踪观察24h。标准治疗方案:予以rt-PA静脉溶栓,调脂稳斑,护脑,清除氧自由基,改善侧枝循环,控压等对症支持治疗。1.3血液指标评定:两组患者分别于rt-PA溶栓治疗后2h、8h、24h采集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MP-9、TF,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vWF。1.4 rt-PA溶栓后24h监测脑出血情况,病情变化时行头颅CT检查。结果实验组各时间段MMP-9、TF、vWF水平较对照组低,24h复查头部CT再出血率较对照组低。结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rt-PA溶栓后MMP-9、TF、vWF的水平,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发生相关性不大,可以降低颅内出血风险。
其他文献
本刊讯(记者 张玲)2011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国眼镜协会在天津召开了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眼镜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座谈会。
扬子板块内海相中、古生代盆地自中三叠世末以来,经历了3期不同性质构造作用的改造变形。首先是在中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的印支运动期,江南-雪峰基底拆离体由南东向北西方向(
“梦”是潜意识的信息整理,是片段式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是一种思维意象的表现。目前对“梦”的研究大多从心理认知和哲学思想出发,以文献和记录的形式居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