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德育在德育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需要不断革新德育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优势,能有效整合多方德育力量与优势资源。在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加强比较研究,对各国先进的德育方法进行吸收借鉴也尤为重要。故本研究以中美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比较分析为主题,通过系统论述中美两国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的异同,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学德育情境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不断推动我国中学德育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中学德育情境创设环节,中美两国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上都各具特色。我国非常重视情境创设的针对性与正面性,而美国则强调情境创设的综合性、开放性与实践性。我国一般是通过设置问题、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创设情境,美国则非常重视运用文学作品、主题单元、服务学习等方法来创设情境。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化与多维互动是两国共性所在,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两国在情境创设环节存在的问题。我国在创设情境时过多依赖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形式不够灵活多样且缺乏连续性与完整性。美国在创设故事型教学情境时对经典故事的现代德育意义进行解读有难度;应用主题单元创设情境时,因主题涉及的领域众多而容易弱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运用实践活动创设情境时因介入主体较多而难以整合各主体的德育力量。在中学德育情境体验阶段与评价阶段,两国差异非常明显。我国是大力依托课堂教学开展自主体验与合作体验,美国则非常重视情境体验过程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过程的有机统一,情境体验活动超出了课堂范围,体验内容也十分丰富多样。不过重视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综合探究是两国在情境体验过程中的共同选择。在情境反馈评价过程中,两国差异的存在是情境创设、情境体验存在差异的结果:在评价价值取向上,我国中学以认知评价为主,美国则重视对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在评价参与主体上,美国强调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我国则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主。中美两国都注重非正式评价对学生的影响,评价内容都较为客观全面,考试评价是两国共同的评价工具。通过从情境创设、情境体验与情境评价三个方面对中美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综合概括出美国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我国可以从德育价值理念、德育内容、具体教学策略、多方合作机制、德育空间的拓展、比较研究的加强等六个方面来不断革新我国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具体而言,我国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应重申价值取向,实现积累知识向提升实践能力的转化;革新德育内容,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德育情境的主题内容要适时彰显时代特色;联系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变且具体的情境教学策略;整合德育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互助协同的合作机制;拓展德育空间,利用现代先进技术筑造网络虚拟德育情境;加强比较研究,大力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德育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女工职业接触某些工业毒物生殖功能的变化。方法对某农药厂、化工厂和机械厂3家女工进行整群抽样,分接触组(2 301人)和非接触组(1 407人)。采取收集当年妇科普查表的
文章探讨了在建工程房地产估价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主要针对以抵押贷款为目的的在建工程估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创新
学习自然的仿生设计原理为创造新型结构及功能材料提供了优异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仿蜂窝状有序多孔膜材料因在光电器件、高效催化、生命科学、微纳过滤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
我国从2001年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加重,老龄化速度远快于其他国家。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家庭规模缩小,妇女外出工作率提高,农村劳动
安徽的农村合作运动起源于国民政府时期,这一运动的开始缘于合作的理念与当时的国民党的政治理念相合,当国民政府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立即把合作运动作为自己的重要政策之一,安
建设独特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文化氛围是一项新的课题,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大疾控"文化包括疾控机构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行为规范、服务特色,既包涵物质形态的东
创立于1953年的北京体育大学亲历了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作为几代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外交方式,体育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中国体育最高学府,
文章探讨了网络经济的内涵、网络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具体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能源,尤其是对石油的需求呈几何级数的态势增长,对外依赖程度日益增大。目前,我国石油项目进入高含水期,导致石油项目的开釆难度加大,
新《会计法》的实施 ,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目前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现状来看 ,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重振财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