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挖掘王作顺导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深入分析其临床辨治思路,总结和探讨其学术观点,将之应用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用药思路。方法:收集王作顺导师2018年9月-2019年5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收治的62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患者所使用的共计307首有效的中药处方。在数据标准化后,使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形成数据库,进行初步的用药频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挖掘王作顺导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规律,深入分析其临床辨治思路,总结和探讨其学术观点,将之应用于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提供用药思路。方法:收集王作顺导师2018年9月-2019年5月期间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病科门诊收治的62例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患者所使用的共计307首有效的中药处方。在数据标准化后,使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形成数据库,进行初步的用药频次统计并对所使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得到结果形成图表。将处方中的高频次药物导入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新药物组合。对药物及其性、味、归经、功效的使用频次以及聚类分析后得到的组方药对的各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王作顺导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以及用药规律,并试述其学术观点。结果:1.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所使用的307首有效处方中,组方内药物使用频次共6050次,使用药物共223味。其中使用频次大于100次的共19味药物,依次为川芎、赤芍、红花、细辛、白芷、丹参、荜茇、黄芪、高良姜、水蛭、皂角刺、党参、茯苓、降香、半夏、柴胡、薄荷、桂枝、海藻。2.对所有使用的药物进行分析,四气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温性、寒性、平性、热性、凉性。3.五味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辛味、苦味、甘味、咸味、淡味、酸味、涩味。4.归经频次最多的前6种依次为肺经、肝经、脾经、胃经、心经、肾经。5.高频药物的功效共涉及8种,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温里药、补气药、清热药、温化寒痰药、利水渗湿药、清化热痰药。6.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的结果,依具体使用情况分为5组:第1组:水蛭、皂角刺、海藻、黄芪;第2组:赤芍、红花、川芎;第3组:白芷、细辛、荜茇、丹参;第4组:高良姜、薄荷、降香;第5组:桂枝、柴胡、党参、茯苓、半夏。结论:通过对所有处方药物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王作顺导师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临证时以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为主要治疗思路,核心药物组合体现出导师以气血痰结四纲指导辨证,善于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补气行气、化痰祛湿,层次分明。同时开具处方使用温性药、寒性药居多,五味上常选用辛味药、苦味药、甘味药,且兼顾本病虚实两端,运用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文中用于理气通阳)以去标实,用补气药、温里药以益本虚,体现了导师以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寒温并用、辛苦甘并行、攻补兼施的用药特点,从客观数据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王作顺导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用药特点以及组方规律。本研究得出的新药物组合共有5组:第1组:水蛭、皂角刺、海藻、黄芪;第2组:赤芍、红花、川芎;第3组:白芷、细辛、荜茇、丹参;第4组:高良姜、薄荷、降香;第5组:桂枝、柴胡、党参、茯苓、半夏。分别针对痰瘀互结证;瘀阻血脉证;气滞血瘀证;寒凝气滞证;痰湿阻滞证。
其他文献
植物生育期能够反映植物(包括农作物)及其周期性变化的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和土壤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作物生育期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对作物种植制度、产量和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目前植物生育期研究大多从生育期变化与环境因子关系这一角度进行,而从植物生理过程解释生育期响应机制的研究较少。作物生育期受光、温、水等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变化引起的干旱与复水变化已经
对海洋的实时监测是人类进一步认识、管控海洋的必要保障。紧凑型高频地波雷达作为重要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凭借大范围、全天候、易于架设与维护等优点在全球范围有着广泛的应用。紧凑型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监测主要聚焦于风、浪、流等海洋软目标参数的提取,以及对海上舰船的监控。风速是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海面风速提取也对海洋环境监测及沿海工程应用至关重要。但目前高频地波雷在风速提取方面仍然存在挑战。传统的基于经验
在日趋激烈的建设行业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获得期望的利润,对施工项目成本的管控仍是最直接最实用的竞争策略和生存之道。国内学者对施工项目成本的研究中比较多地集中在成本计划、成本控制等环节中,或理论研究偏多,缺乏实际操作性。从项目的整个完整过程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在成本效率评价的基础上开展成本管理。为此,有必要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理论来深入研究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本文重点以ZJ建筑
钛及其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医用植入体的首选材料。然而传统的医用钛植入体存在诸多不足,如植入人体后愈合时间较长、骨整合率较低。为了获得更优异的骨整合性能,常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对植入体进行改性处理,增加材料表面粗糙度,改善植入体与新生的骨组织之间的结合。但钛植入体表面的氧化钛是生物惰性材料,且植入体在保存的过程中表面会受到空气中碳氢化合物的污染,导致表面亲水性降低、生物活性减
玻璃纤维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耐热性、抗腐蚀性,机械强度等特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玻璃纤维由于表面光滑、表面能低与树脂粘结强度差,在玻璃纤维生产中在其表面涂覆一层表面处理剂,以增强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强度。复合材料界面是粘结基体与增强体及传递应力的桥梁,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界
模数转换在信号处理和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模拟带宽、高采样率、高量化精度的模数转换器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模数转换主要分为采样、量化和编码,而采样和量化决定了模数转换器的性能。在传统的电模数转换中,采样率和量化精度相互制约从而难以提升其性能,而全光模数转换既能避免电子器件的速率瓶颈问题,又能解决采样率和量化精度之间的矛盾,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光采样可以实现超过100 GS/s的速
本篇口译实践报告以商务部研修班课程“中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发展”为案例,完整记录了本次口译任务的译前准备、现场口译情况以及译后反馈。通过对现场录音的转写和标注,本文总结出中文讲者的语言习惯符合即兴发言的语言特点,其中有四类特点易对口译过程造成影响:句子结构分散、句子中断、句子冗余,以及需解释的术语。本文旨在对四种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探索适合的口译策略。数据表明在四类特点中,句子冗余占比最高,其中同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控制核心是转速闭环控制,而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中非线性由输出扭矩、摩擦扭矩、负载扭矩变化、延迟等多个部分组成。同时,由于天然气燃料特性,双燃料发动机的转速与过量空气系数有关,其增加了转速控制的复杂性。因此双燃料发动机的转速控制一直是急需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传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已不在适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转速控制为核心,结合滑模控制理论
目前,微藻作为一种越来越受到瞩目的生物资源已经在全球实现大力开发。其作为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可以在处理污水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时产出多种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并已广泛运用到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在处理废物的同时获得有效成分,达到双赢的局面。然而,其高投入和高收获成本仍然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能够实现其低成本的方式主要是(1)实现高密度化培养;(2)实现其低成本低耗能收获。本研究对一株富油
文学这座宝库中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也是一定历史时期时代的产物,对学习历史有重要的价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文学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积极指导意义,而且学生也能深刻的感受到历史的社会形态,从中去感知历史、理解历史。文学作品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主要的类型是把文学作品也作为一种历史的学习材料与“导读框”栏目、“材料研读”栏目、“课后活动”栏目相结合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