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ckievirustype A 16,CA16)是肠道病毒属小RNA病毒科的一员,CA16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的主要病原体。随着EV71预防性疫苗的上市使用,CA16无疑成为了引起HFMD的另一重要病原体。然而,由于CA16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的免疫反应尚不清楚,CA]6疫苗的开发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及其相关的免疫细胞,尤其是固有淋巴细胞(Innate lymphoid cells,ILCs),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病毒感染过程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的激活。而ILCs是否在CA16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发挥类似的作用目前尚未可知。在本研究中,为了揭示ILCs在CA16感染中的作用,我们首先用CA16感染体外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并对其在感染16HBE细胞过程中与ILCs激活相关的多个信号通路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做了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了 CA16感染16HBE细胞时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信号分子的上调特征。随后我们使用以油/水乳剂型乳剂配制的CA16灭活抗原与小鼠支气管上皮细胞CP-M175共孵育,并继续观察导入CA16抗原后该细胞中天然免疫信号分子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以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为中心的信号反应网络的变化趋势与该病毒感染16HBE细胞类似。进一步的,我们利用这种CA16灭活疫苗通过鼻腔滴入免疫Balb/c小鼠,并分析了在呼吸道黏膜组织中ILCs与病毒抗原之间的相互关系。CA16活病毒和灭活的病毒颗粒在体内和体外都能诱导ILCs活化所需要的各种信号通路分子的上调表达。此外,免疫荧光和共聚焦的观察结果还发现病毒抗原与表达GATA-3/NKp46的ILC1和表达RORγt/GATA-3的ILC3存在共定位现象,而表达KLRG-1/GATA-3的ILC2却没有检测到。与此同时,我们还观察到了 CA16抗原和CD 11 c+DCs的共定位现象。随后,我们检测了不同免疫途径的小鼠体内抗CA16中和抗体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情况。所有的结果都提示以特别配制的CA16灭活疫苗通过鼻腔途径免疫小鼠后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好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在本文的工作中,我们首先在体外组织培养体系中验证了 CA16与ILCs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通过利用Balb/c小鼠模型,我们进一步分析了 CA16抗原经鼻腔免疫动物后,其在体内与ILCs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诱发的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过程。本文的工作为进一步探索基于病毒感染模型而设计相应疫苗免疫模式的可能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