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临床特点与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肿瘤转移临床病例进行研究,归纳肿瘤转移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中医证型、治疗原则,同时对近20年全文期刊数据库和ACCESS肿瘤转移数据库中药治疗肿瘤转移方药的归纳,从而探讨肿瘤转移机制及其用药规律,为肿瘤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选方用药提供一些新的有益借鉴及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肿瘤并伴有转移病例101例,将患者的住院号、基本信息、癌症名称、转移部位、症状、体征、舌象、脉象、中医证型及治疗原则录入EXCEL表格中,分别进行统计归纳。同时对1993年1月至2012年12月近20年中医药治疗肿瘤转移的文献进行研究,对所选文献的方剂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功效归类等规律进行研究,归纳总结肿瘤转移常见证型治法,进一步探讨肿瘤转移机制及用药规律。结果:1根据纳排标准,收集肿瘤转移病例101例,经统计得出,肿瘤转移常见部位为骨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各脏器转移;肿瘤转移患者常见症状前五位依次为乏力、疼痛、纳差、寐差、气短;肿瘤转移患者体征主要包括某一部位包块压痛、四肢浮肿指压痕、淋巴结肿大、腹部移动性浊音(+)。具有肿瘤转移的患者舌苔依次为黄腻苔、白腻苔、薄白苔、薄黄苔、少苔、黄干苔,而舌质分别为紫暗、红降、淡白、红、淡红。脉象前五位分别为沉细脉、滑脉、弦脉、弦细脉、弦滑脉;证候因素分析显示,实性病机以气滞、痰湿、水饮为主,虚性病机以气虚、阴虚为主。肿瘤转移患者治疗原则主要有软坚解毒散结,其次最常见的治疗原则是扶正抗癌和利湿化水。2筛选1993年至2012年治疗肿瘤转移文献500篇,根据纳排标准,筛定中医药治疗肿瘤转移研究文献154篇,其中中医类111篇,中西医结合类43篇,均为临床治疗文献,经过统计,治疗肿瘤转移常用内服中药前五位是黄芪、甘草、莪术、当归、丹参;具有利水消肿、祛湿化痰功效的药物占40%,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各占26.67%,清热解毒药占13.33%,平肝息风药占6.66%。结论:1通过对肿瘤转移临床病例研究得出,导致肿瘤转移的机制主要为痰毒热邪互结流窜,正气亏虚,痰毒流注经络、脏腑,留而为瘀,不通则痛,最终导致肿瘤转移,同时证明肿瘤转移“痰毒流注,络损血瘀”的发病机理。2肿瘤转移发病机理为痰毒流注,络损血瘀,患者大多有痰湿、气虚、血瘀之征,治疗常以利水祛痰化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为主,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为辅。
其他文献
针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内容理实兼有的特点,分析了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师生交互匮乏、学生素质培养等问题,从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融合式教学
在私家车出行成为主要交通方式的背景下,由大量私家车出行引发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的城市人居环境恶化日益严重,解决城市人居环境恶化成为城市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有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融合现代高新技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能够高效地完成收费工作,缓解交
介绍了传统插座与新型插座——具有弹簧机械装置的插座的结构差异,参照GB2099.1—2008对两者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插座在耐久性、安全性及节能效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甜高梁是第二代生物质能源植物。本文围绕甜高粱转化生物乙醇的产业技术路线,以生物系统糖形成、积累和转化生物乙醇为基本出发点,从甜高粱高生物含糖量的生长条件、低耗糖贮
<正>有一类与求函数f(x)极值相关的问题,作为通性通法,先求导函数f(x),令f(x)=O求导函数f(x)的零点,再由单调性判定其零点是否是极值点,然后求出极值或续求相关问题.然而,f(x)的零点可
<正>监护仪是医院实用的精密医疗设备,常规六参数监护仪能同时监测动态心电图形(一般为五导联心电图)、呼吸、体温、血压(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脉率生理参数,还可扩展监测
2014年10月开始在德累斯顿进行的“爱国欧洲人反对西方伊斯兰化”游行("Pegida-Bewegung")将德国移民政策以及移民融合状况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德国各界对德国移民以及融合
近年来,三电平逆变电路凭借其低谐波的优势正在迅速发展,由富士电机研发的含有逆阻型IGBT的功率模块组成的T型三电平逆变电路拓扑更是凭借其高效率、高耐压的优势在高电压、
现如今由于城市里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成了很多人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的特种交通工具。人们在享受电梯带来的方便时,也承担着它可能带来的危险,因此电梯的安全性备受关注。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