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贮煤筒仓结构设计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ux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筒仓是用来贮存散料的,它具有容积大、占地面积少、运行费用低、减少了对环境污染等优点。随着燃煤电厂的发展,直径超过100米的巨型贮煤筒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建造的巨型贮煤筒仓大多数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缺点之一在于不能主动控制裂缝出现及裂缝宽度。因此我们考虑通过对筒仓施加预压力来克服钢筋混凝土筒仓的这一不足。本文以某巨型贮煤筒仓为例,学习研究了大量书籍资料,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根据实际工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筒仓模型,分析在考虑贮料压力和仓壁内外壁温差的影响下,普通钢筋混凝土筒仓的受力性能。(2)应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建立了一个仓壁截面尺寸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筒仓相同的梯形截面预应力筒仓模型,然后使用ANSYS软件进行计算分析。(3)在满足预应力筒仓构造要求的条件下,我们选取了600mm、700mm、800mm和900mm四种厚度的预应力筒仓进行讨论。通过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各自对应的受力分布情况,按照裂缝控制的要求分析确定预应力筒仓的最优截面。(4)从经济方面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筒仓和采用最优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筒仓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贮料压力和内外壁温差共同作用下,筒仓仓壁主要受环向拉力作用;在满足预应力筒仓构造要求的条件下,预应力筒仓的厚度取800mm是较好的截面尺寸,该截面既满足裂缝控制要求,也节约了混凝土用量;在贮煤筒仓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确实可以较好的改善筒仓的结构工作性能,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是优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筒仓的。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筒型基础与单桩基础相结合的新型海上风电基础形式—桩-筒组合基础。与传统单桩基础相比,桩-筒组合基础改变了传统单桩基础的承载力提供模式和变形模式,可通过减
软土地区修建高速公路过程中,桩基的临近堆载往往会造成下覆土层侧向位移,导致临近桩基产生水平偏位,引起上部结构损坏,甚至酿成事故。论文以深圳大空港纳土运输便道工程为背景,针
纤维型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小型化、优异机械柔韧性等特点,在可穿戴电子产品、智能织物领域备受关注.而石墨烯纤维是石墨烯纳米片层在一维受限空间的
目前国内外对梁柱连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梁垂直于H型钢柱翼缘的连接即梁柱强轴连接上。对梁垂直于H型钢柱腹板的连接即梁柱弱轴连接仅有少量研究。梁柱腹板连接非常普遍,构造
近年来,斜拉桥在我国各地大量的兴建,多塔斜拉桥方案也逐步出现,随着对跨越要求的提高,多塔斜拉桥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多塔斜拉桥由于中间索塔两侧无锚固约束,对主梁和索塔刚度的
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我国改革开放后,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粘土砖制品逐渐退出应用市场,同时建筑业的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