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诗歌继承与发展了古典诗歌,并在此基础上用白话文进行创作,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新形式的诗歌。语言高度凝练、节奏鲜明、丰富的意象选择和不乏美感的意境构成了现代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魅力,使之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蕴含的高度文学艺术价值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别康桥》作为现代诗歌和徐志摩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蕴含的情感意蕴和外在的语言艺术对当代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的助益。此外,其自八十年代之后就成为了语文教材的宠儿,一直被当做是现代诗歌的经典篇目选入多册教材,可见其教学价值不亚于其文学价值。因此,本文选择了《再别康桥》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从目前《再别康桥》的教学现状、文学界和教育界三个方面出发,尝试着对《再别康桥》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并落实于实践。本文一共含有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在正文中分为四个章节,力求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教学提供相关建议,帮助一线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第一章笔者对所收集到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关注了《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在诗歌主题探讨、审美教学落实、学生主动性程度和朗读指导落实的差别,得出大部分教师分别在这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即:忽视主题探讨、忽视审美教育、忽视学生主动性、忽视朗读指导。针对问题的存在,笔者从考试制度的束缚、现代诗歌体裁特殊和教学界不能及时吸收学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二章笔者从主题意蕴、美学价值、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总结了学界对《再别康桥》的研究成果,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总结了教育界对《再别康桥》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二者进行了对比,重点强调二者在研究内容上的差异。对比下,笔者发现了二者在侧重点和研究深度上的不同及教育界会对学界进行借鉴。除此之外,笔者从借鉴内容的认可度、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三个方面总结了自己对比后的感悟,重点探讨教学界在借鉴文学界研究成果时需要注意的规范。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于《再别康桥》教学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准备:全面把握课堂;知人论世:理解诗歌的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性;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共五个方面的建议。这五方面的建议既包括教师的教学心理和教学准备,有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建议。第四章笔者在前几章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实践后的反思。教学实践包括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其中教学过程笔者分为“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朗读指导,整体感知”“结合想象,朗读为辅”“比较阅读,感受意境”“改写创作,品读鉴赏”“合作讨论,个性解读”以及“拓展深化,结束教学”共七个小过程。在教学实践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反思,总结了自己的实践成效和实践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