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咪唑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并咪唑体系存在于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配合物中,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多种协同活性,在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以及抗肿瘤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另外,苯并咪唑衍生物与天然存在的核苷酸具有结构相似性,可以与生物体内蛋白质,酶和活性受体等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使其在药物化学和临床上引起广泛关注。金属配合物拥有金属中心多样性和协同配体的功能多变性,使其具有丰富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使金属配合物在化疗药物研发中起重要作用。本论文基于近年来配位化学和药物化学关于过渡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利用多个苯并咪唑基有机配体设计和合成相关过渡金属铜、锌和钴配合物,并对它们的体外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等活性进行了研究。  一、设计合成苯并咪唑基有机配体1-((2-(pyridin-4-yl)-1H-benzoimidazol-1-yl)methyl)-1H-benzotriazole)(p-4-bmb),1-((2-(pyridine-4-yl)-1H-benzoimidazo1-1-yl)methyl)-1H-pyridine)(p-4-bmp),2-(2-quino lyl)benzimidazole(bmq),和2-((1-(pyridine-2-yl)-1H-benzoimidazol-2-yl)methyl)quino lone(p-2-bmq)。  二、通过溶剂挥发法和溶剂热法,分别以p-4-bmb为配体,合成了铜金属中心配合物:[Cu(p-4-bmb)(Ac)2]2(1);以p-4-bmp为配体,合成了钴金属中心配合物:[Co(p-4-bmp)Cl2]2(2);以bmq为配体,合成了铜金属中心配合物:[Cu(bmq)Cl2]2(3)和Cu(bmq)Br(PPh3)(4);以p-2-bmq为配体,合成了铜、锌和钴金属中心配合物:Cu(p-2-bmq)Cl2(5),Zn(p-2-bmq)Cl2(6)和[Co(p-2-bmq)Cl2]2(7)。通过元素分析,红外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以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7均为单双核结构。  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体外CT-DNA的紫外滴定和荧光淬灭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DNA结合特性。体外核酸酶活性检测发现不同金属中心配合物能够一定程度上实现超螺旋pBR322质粒DNA的有效切割。体外BSA紫外滴定和荧光淬灭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1-2具有较强的BSA结合活性。MTT实验检测了配合物1-7对不同种类的人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包括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人胃癌BGC823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人结肠癌HT-29细胞,配合物在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处理浓度条件下的细胞毒活性存在很大差异。结果表明配合物1-7在肿瘤细胞增值抑制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并且部分配合物表现出肿瘤细胞的选择性细胞毒性。进一步的金属离子细胞摄取,单细胞凝胶电泳,线粒体跨膜电位,细胞内ROS表达水平,细胞凋亡形态学染色,流式细胞学等检测结果表明拥有不同金属中心和有机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在肿瘤细胞增值抑制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方面存在差异。  这些针对苯并咪唑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抗肿瘤新药的研发。
其他文献
分子电子学是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分子电子学近年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构建分子器件,如何表征、控制分子器件中电子的传输以及如何认知分子器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金
一迈入南美洲巴拉圭的西北地区查科,我便发现,有一种外形奇特的树,疯狂地生长在这个干旱的地区。树很高,有者高达20米以上。秀气的树叶蓬勃茂盛,树冠阔达50平方米,呈圆圆的伞形向四周撑开。最为奇特的是树干——上部与下部直挺挺的,可是,中部却是肥大滚圆的,宛若一个稳立于地上的瓶子,煞是可爱。这种树,名字就唤作“宝瓶树”。  当一棵宝瓶树孤零零地矗立于广袤的大地时,它像一尊美丽的雕塑,让人惊艳;可是,当许
期刊
由于环戊二烯基配体可与过渡金属形成较牢固的化学键及其结构较易修饰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能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因此含环戊二烯基配体的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催化(烯烃的聚合、偶联反应、酮的氢化、醇的氧化等)和构建分子材料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一直受到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11种烃基或芳烃取代的四甲基环戊二烯基金属铼羰基配合物,考察
免疫层析试纸条(ITSA)综合了色谱优异的分离能力和传统免疫分析的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的优点,己成为现场即时检测(POCT)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环境监控、食品分析和疾病诊断等领域
本论文的目标是研究激光诱导下分子氧(O2)与Gd2O3和La2O3等稀土倍半氧化物的晶格氧(O2-)反应生成过氧物种(O22-)的影响因素及本质。在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中,采用原位显微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