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现代派诗人之一。作为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和代表诗人,他的诗歌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从1909年第一本自费诗集出版到他1963年去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诗歌为重。他的诗简单明了,善于以少胜多和将平常事物写得不平常。 在中国以研究威廉斯诗歌的意象主义、诗的视觉效果、意象的色彩等为主,虽然国外对威廉斯的研究范围更广,但是几乎没有人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对诗歌的文体特征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尝试着从功能文体学视角分析威廉斯的五首诗的文体特征。 功能文体学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并且在中国也有近三十年的研究积淀。它强调语篇的功能,注重分析语篇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这也体现了文体学的发展方向。功能文体学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在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中,他强调语言的功能并将其分为三类: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关于这三大类功能的详细内容将在第三章详细陈述。 本文首先介绍了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的理论和实践,然后选取威廉斯的五首诗歌并运用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威廉斯诗歌的文体特征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从功能文体学视角分析威廉斯的诗歌为读者理解和欣赏其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分析威廉斯的五首诗歌可以证明功能文体学是一种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理论,不仅能够为分析诗歌提供客观标准而且可以帮助读者在客观准则的基础上理解和欣赏诗歌。因此,功能文体学促进了从语言学视角来研究诗歌。而且,基于前面的分析,也可证明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威廉斯的诗歌语言常常是不合语法的,这与他自己的主张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