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失眠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发现慢性失眠人群中焦虑、抑郁情绪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特点,进一步探讨SSR能否作为评判慢性失眠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其严重程度的有效、客观的检查手段。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0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睡眠障碍门诊的197例慢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对所选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皮肤交感反应(SSR)测试。研究慢性失眠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分布特点;将失眠患者分成轻度失眠组(分7≤PSQI<14分)和中重度失眠组(PSQI≥14分),将失眠患者按HAMA14<14分和HAMA14≥14分为无和轻度焦虑组和中重度焦虑组,将失眠患者按HAMD24<20分和HAMD24≥20分为无和轻度抑郁组和中重度抑郁组。将失眠患者神经交感皮肤反应(SSR)按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和潜伏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波形未引出3个异常组。比较不同失眠程度组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的严重程度及与SSR异常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焦虑程度组患者睡眠质量、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程度及SSR异常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抑郁程度组间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躯体化症状程度及SSR异常的相关性。研究慢性失眠患者SSR异常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程度的相关性。并对慢性失眠患者PSQI评分、HAMA14评分、HAMD24评分、SSR异常率、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5个指标间作相关关系(r)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运用X2检验,等级资料级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法和Spearman等级法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完成。  结果:  1197例慢性失眠患者中男性50例,占25.4%,女性147例,占74.6%,40岁以上失眠患者占77.2%。不同性别间的年龄构成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年龄较男性患者偏高(Z=-2.170,P=0.030)。其中以40-60岁女性所占比例最高37.1%。不同性别间的文化程度构成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文化程度较女性偏高(Z=-1.633,P=0.102)。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的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占50.3%。  2197例慢性失眠患者中轻度失眠患者104例(52.8%),女性74例(50.3%),男性30例(60.0%)。中重度失眠患者93例(47.2%),女性73例(49.7%),男性20例(40.0%)。有焦虑情绪患者186例(94.4%),女性142例(96.6%),男性44例(88.0%);有抑郁情绪的患者185例(93.9%),女性141例(95.9%),男性44例(88.0%);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者165例(83.3%),女性135例(91.8%),男性30例(60.0%)。SSR异常者99例,异常率为50.2%,女性78人(53.1%),男性21人(42.0%)。  3197例慢性失眠患者男、女焦虑得分平均分为(12.76±6.42 vs14.93±7.20)(t=1.890,P=0.060),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焦虑情况构成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74,P=0.566)。男、女抑郁得分为(14.20±5.70 vs16.07±5.59)(t=2.033,P=0.043)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的抑郁情况构成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0,P<0.001)女性的抑郁得分高于男性。轻度抑郁的患者占74.6%。  4慢性失眠患者SSR异常率在男、女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42.0%vs53.1%)(Z=-1.348,P=0.178)。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SSR异常均以波形分化不良为主(76.2%)vs(47.4%)。  5中重度失眠患者HAMA14总分明显高于轻度失眠患者(16.47±5.40vs12.51±4.53)(t=5.552,P<0.001);轻度失眠组和中重度失眠组间HAMA14分项中的躯体化焦虑因子的得分(4.31±2.26 vs5.90±3.10)和精神化焦虑因子的得分(8.20±3.00 vs10.57±2.97)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  6中重度失眠患者HAMD24总分明显高于轻度失眠患者(18.04±5.91vs13.41±5.05)(t=3.931,P<0.001)。不同程度失眠组间HAMD24得分除体重及日夜变化因子分项外,其余分项焦虑/躯体化得分(3.56±1.51 vs2.94±1.28)(t=3.110,P=0.002)、认识障碍(2.91±1.68 vs2.17±1.57)(t=3.191,P=0.002)、阻滞(2.33±1.31 vs1.72±1.22)(t=3.939,P=0.001)、睡眠障碍(4.51±1.54 vs3.01±1.80)(t=6.228,P<0.001)、绝望感因子(2.29±1.46 vs1.66±1.07,P=0.001)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  7中重度失眠患者中存在中重度焦虑情绪(HAMA14≥14)的患者的比例高于轻度失眠者比例(68.8%vs44.2%)(P<0.001)。中重度失眠患者存在中重度抑郁情绪(HAMD24≥20)的患者比例高于轻度失眠患者比例(35.5%vs16.3%)(P<0.001)。慢性失眠患者失眠严重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10,P<0.001)vs(r=0.278,P<0.001)。  8中重度失眠患者SCL-90总均分高于轻度失眠者(2.10±0.63 vs1.76±0.48)(t=4.183,P<0.01)。两组失眠患者间SCL-90除恐怖因子分项(1.68±1.02 vs1.41±0.48)(t=1.883,P=0.061)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分项:阳性项目平均分(3.08±0.56 vs2.70±0.54)(t=4.760,P<0.001)、躯体化(2.14±0.70 vs1.82±0.55)(t=3.527,P=0.001)、强迫状态(2.34±0.77 vs1.99±0.66)(t=3.391,P=0.001)、人际关系敏感(1.91±0.89 vs1.65±0.57)(t=2.428,P=0.016)、抑郁(2.46±0.72 vs2.03±0.65)(t=4.378,P=0.001)、焦虑(2.38±0.78 vs1.83±0.53)(t=5.711,P=0.001)、敌对(1.89±0.77 vs1.68±0.59)(t=2.121,P=0.035)、偏执(1.70±0.73 vs1.45±0.54)(t=2.706,P=0.008)、精神病性(1.85±0.67 vs1.52±0.49)(t=3.931,P<0.001)各项因子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  9中重度失眠患者的SSR异常率明显高于轻度失眠者(65.6% vs36.5%),其中SSR各异常组:潜伏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和波形未引出组的异常率均有统计学差意义(X2=16.577,P<0.001)。慢性失眠患者SSR异常表现形式以波形分化不良为主,占总慢性失眠患者的26.9%。  10慢性失眠患者SSR异常各组的PSQI总分、HAMA14总分及其分项得分、HAMD24总分、SCL-90总分、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各因子得分均高于SSR正常组(P<0.05);但SSR各异常组间各量表得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1无和轻度焦虑组(HAMA14<14)慢性失眠患者87例,占44.2%;中重度焦虑组(HAMA14≥14)患者110例,占55.8%。无和轻度抑郁组(HAMD24<20)慢性失眠患者147例,占74.6.%;中重度抑郁组(HAMD24≥20)患者50例,占25.4%。中重度焦虑患者PSQI、HAMD24、 SCL-90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因子得分及SSR异常率均高于无和轻度焦虑组(P<0.001)。中重度抑郁患者的PSQI、HAMA14、SCL-90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因子得分及SSR异常率均高于无和轻度抑郁组(P≤0.001)。  12将197例慢性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HAMA14评分、HAMD24评分、SSR异常率、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5个指标间作相关关系(r)分析,结果表明:PSQI、HAMA14、HAMD24、SSR+、SCL-90躯体化因子得分5个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  13为消除单因素分析中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及其交互效应,将197例慢性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HAMA14评分、HAMD24评分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失眠关系密切的变量有抑郁和SSR异常,其HAMD24得分越高以及SSR阳性为失眠的主要危险因素;与焦虑关系密切的是抑郁、躯体化和SSR异常率,其HAMD24、SCL-90躯体化因子得分越高及SSR异常为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与抑郁关系密切的是焦虑和失眠,HAMA14、PSQI得分越高为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  14将197例慢性失眠患者SCL-90评分及其分项与国内常模作对比,结果显示除阴性项目数低于国内常模外(P<0.001),其余项目均高于国内常模: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均高于常模(P<0.002);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均高于常模(P<0.001)。  结论:  1慢性失眠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74.6%,以40-60岁女性所占比例最高37.1%。男性文化程度较女性高,低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女性所占比例最高50.3%。  2慢性失眠患者大多数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其中抑郁情绪以轻度抑郁为主。其焦虑、抑郁程度与失眠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失眠程度较重的患者其焦虑、抑郁得分较高;焦虑、抑郁情绪较重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女性患者抑郁情绪程度重于男性患者;男女患者间焦虑程度无明显差异。  3慢性失眠患者大都伴躯体化症状,其SCL-90得分及其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失眠程度与躯体化症状程度(除恐怖因子外)呈正相关,失眠程度较重的患者其躯体化症状较重;患者焦虑、抑郁程度与躯体化症状程度呈正相关,焦虑、抑郁较重的患者其躯体化症状较重。  4慢性失眠患者SSR异常率为50.3%;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SSR异常均以波形分化不良为主(76.2%)vs(47.4%)。失眠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与失眠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躯体化症状程度呈正相关。  5慢性失眠患者其PSQI、HAMA14、HAMD24、SSR异常、SCL-90躯体化因子得分5个指标间均呈正相关关系。抑郁情绪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失眠的主要危险因素;抑郁情绪、躯体化症状严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差是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  6本研究提示SSR是能够反应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躯体化严重程度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客观、有效的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背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性疾病,是常见的成人造血功能衰竭症。MDS的基本病变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异常,病态造血,最终导致无效造血以及高风险转
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中心室复极梯度(ventricular gradient,VG)的动态变化和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HRR)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