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P神经网络304不锈钢热变形工艺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ang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稳定性高、寿期长、污染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锻件广泛用于核电,是核电用重大装备所必需的重要基础部件,尤其是不锈钢大锻件是关键,其制造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着相关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水平。基于核电发展的需要,研究不锈钢大锻件的锻造工艺十分重要,建立大锻件的锻造模型,利用BP神经网络是工艺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既达到优化不锈钢锻造工艺的目的,又节约研究成本,且能提高研究效率,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304不锈钢锻造热加工的工艺优化研究。本文通过对304不锈钢锻造热变形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利用模拟试验、理论机理分析、建立模型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变形过程中的动态、静态再结晶,动态、静态回复和锻后锻件的组织,晶粒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确定304不锈钢钢大锻件热加工(锻造)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程度、应力状态组织结构变化和再结晶晶粒变化的规律;并且分别建立了304不锈钢锻造加工的回复和再结晶模型;304不锈钢锻造加工热变形的再结晶晶粒长大尺寸模型;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304不锈钢锻造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能更精确的预测304不锈钢在热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晶粒尺寸。这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表征材料流动行为所需要的试验,而且避免了经验本构模型中多项常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对304不锈钢大锻件在热变形条件下的晶粒尺寸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究不锈钢大锻件锻造过程的晶粒度演变机制。研究成果可为核电奥氏体不锈钢大锻件生产中的塑性加工质量预报和控制技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该研究对解决实际生产中热锻开裂、晶粒粗大且不均匀、工艺过程冗长等难点技术问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提高我国核电设备的大锻件制造技术水平,促进核电基础件的自主制造有着极其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
其他文献
混凝土结构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结构产生各种形式的损伤,导致其出现缺陷,进而产生程度不一的危害。冲击回波法作为一种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
长期以来,共晶成分的Al-Si合金由于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较高的耐磨性能和优良的熔铸及加工性能,常成为中小型内燃机活塞的首选材料。但随着内燃机向高速度、高功率的发展,
【正】社会人类学是通过对诸社会比较来阐述人类社会基本特征的。因而对社会人类学来说,比较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社会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一个世纪了,但它的
工作辊的热辊形作为板形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其影响因素繁多,边界条件复杂,一直是板形研究和控制领域里的薄弱环节。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系统
为了验证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结构厚度及内部缺陷的有效性与适用性,根据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常见的质量缺陷特征,设计制作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类型和性质缺陷以及无缺陷的混凝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所有A股高管发生变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高管个体特征对公司税收筹划激进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个体特征显著影响公司税收
本人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并对小组合作学习有如下认识,愿于同行商榷。
金属切削变形过程的研究,是金属切削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切屑几何形状对阐明切屑形成过程以及揭示切削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应用滑移线理论,在N.Fang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超声检测中缺陷性质判定困难,判定结果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问题,以铜-钢熔敷焊超声检测缺陷性质的判定为研究对象,对缺陷波形的特征参数提取、缺陷类型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