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贯彻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黑龙港地区实行季节性休耕制度。该地冬小麦生长期处于干旱少雨的冬季,主要用水来源于抽取地下水,季节性休耕有利于改善长期超负荷耕作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粮食供求不平衡的现状。推广过程中,仍然出现部分农户不愿意休耕,导致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当前,国内外学者从农户角度对休耕制度推广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中,国外学者主要在休耕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大多在休耕制度实施的必要性方面进行研究。因此,探究推广季节性休耕政策的过程中,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在黑龙港地区更大范围的推广季节性休耕制度,具有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本文以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创新的扩散理论、理性经济人理论为全文的理论框架,盐山县是河北省耕地季节性休耕制度试点最早、休耕面积较大,通过选取该县的杨集乡、韩集镇、千童镇、孟店乡4个乡镇开展实地调研,共发放234份问卷,有效率86.67%,总结当前季节性休耕制度实施效果以及推广过程中的问题。首先,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选择性别、年龄等16个指标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其次,应用CVM条件价值法分析农户受偿意愿;最后,根据上述模型和方法所得结果,分析讨论在黑龙港地区更大范围内推广季节性休耕制度的对策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农户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自然资源禀赋、农户休耕认知程度、补偿金额5个方面中,补偿金额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第二,农户休耕意愿与年龄、生产规模、土地耕种方式、对政策效果的关注度,补偿金额满意度成反比;与文化程度、冬小麦用水来源、农户了解政策程度、对政策的关心程度、农户休耕了解程度等呈正比;第三,盐山县被调研的杨集乡、孟店乡、韩集镇、千童镇4个乡镇的平均受偿意愿分别为每年每667m~2312.37元、496元、509元、625元。针对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建立合理补偿机制。不搞“一刀切”、强迫休耕,以乡镇为主力单位“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根据试点区农户情况、自然资源状况等设置权重评分,按照分值分为不同等级设置补偿标准;做好政策宣传引导;强化种植技术指导;完善购粮政策服务。完善农户购买粮食的优惠政策,为其提供日常所需的粮食;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注重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养,引导劳动力发现自身优势,主动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