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将汉语和英语中关于“风”的各种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本文立足于共时对比,试图用隐喻的一些理论来分析“风”的隐喻,并结合文化语言学的一些观点来说明西方民族和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性格特点,并且还探究了“风”的概念隐喻对中英语言的反作用,以充分体现隐喻、语言、思维的互动关系。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综合阐述了认知语言学隐喻这一块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对“风”、"wind"的词源和本义进行考察,要搞清楚风的概念隐喻,必须先弄清它的词源和各个义项,本文参考了大量权威的工具书和相关著作以及一些论文,希望尽量全面地穷尽中英语言中关于“风”的概念。第三章就第二章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中英语言里都存在的关于风的概念隐喻,包括关于风之方向的方向域,关于风之性状的形态域,关于风之运动的动态域,关于风之力量的能量域。本章还讨论了产生这些概念隐喻的原因,包括语言内部原因和社会、历史、地理等外部原因。第四章论汉语的“风”的隐喻和英语"wind"隐喻的不同之处,分别列举汉语特有的“风”的隐喻和英语中特有的"wind"的隐喻。第五章就是反过来看“风”的隐喻对汉语和英语有何影响,在前人的论著中肯定了语言是隐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大多都讨论了语言对隐喻的影响,这一章就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来讨论这样的隐喻对语言是否会产生影响,会产生什么影响。结语主要总结和重申了本文的一些观点,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隐喻对比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