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车GPS轨迹相似性度量研究及时空分析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中蕴含大量的信息,数据格式固定易于分析,另外出租车的行车路线、乘车时间完全由乘客决定,研究出租车乘客的移动规律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帮助人们生活更加便利。而轨迹相似性度量作为轨迹数据挖掘的基础性工作,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所以本文采用北京市出租车GPS轨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轨迹相似性度量进行方法与应用两方面的研究。1.GPS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提出一种以方向特征为主导,并兼顾距离特征的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其中距离特征采用包围面积度量,方向特征分别采用真实平均方向、线性平均方向、最长公共方向序列三种形式进行度量。将距离特征分别与方向特征组合,进行性能评价与可靠性验证,选取包围面积与线性平均方向的组合方式作为轨迹相似性度量的组合形式,将该组合与经典轨迹相似性度量方法LCSS(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包围面积与线性平均方向组合的有效性与准确性。采用部分北京市出租车GPS载客轨迹数据进行聚类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轨迹线性拟合方向区分度很高,表明该相似性度量方式能够对轨迹趋势方向进行较好刻画。2.基于POI数据的移动轨迹数据应用研究:提取载客段轨迹的OD(origin destination)点,采用百度地图API对各点匹配POI属性。选择5月11日(工作日)与5月16日(周末)两天8-10时与20-22时共四个时段的上下车点数据,对起点类型为住宅区、购物、美食、酒店等类型的轨迹分类别进行时空分析。结果发现工作日与周末的轨迹在行驶距离特征与行驶时间特征方面表现类似,在兴趣类型统计结果中发现,工作日与周末在20-22时的主要起点类型(住宅区、购物、美食、酒店)与终点类型(住宅区、酒店)相同,且表现出的出租车乘客活动变化均是向居住活动过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同一天内两个时段的类型统计结果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工作日上午时段上下车类型十分广泛,而夜晚时段相对集中于居住类型,周末的两个时段起点主要类型相同,但终点类型不同,上午时段的类型多于夜晚时段,且上午时段含有工作日不具有的旅游景点及车站机场出入口类型。对各时段兴趣点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同一天内的两个时段均表现为上午时段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夜晚时段分布较为集中。
其他文献
埕岛油田主体馆陶组油藏是胜利油田海上主要产油阵地,目前采油速度偏低,无法达到高效开发的要求,与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如何进一步提升采油速度是当前海上开发活动面对的主要难题;制约提液的主要问题是油井普遍存在污染,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但由于埕岛油田馆陶组油藏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常规酸化往往会造成酸化过程中酸液很少进入或无法进入低渗透层,或被堵塞及污染的出油孔道中,而高渗层、大孔道或裂缝却得到进一步
海底管道是海上输送油、气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海上油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管线运行时间的增加,管道内外壁难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腐蚀,由于腐蚀而产生的缺陷往往会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由于海底管道内多为气液两相流动,传统的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已不再适用。目前漏磁检测法被国内外公认为最完善的海底管道检测方法,其不仅可以检测海底管道的泄漏,还可以对海底管道的
该论文应用沉积学与油气地球化学等理论与方法,首先根据对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描述与分析,结合钻井资料及地震资料,通过对野外地质露头、钻井资料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归纳总结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的露头区地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侏罗系沉积特征、主力烃源岩地化特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进而分析了主力烃源层有效烃源岩展布情况,为下步准噶尔盆地边缘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奠定良好基础。四棵树凹陷从下到上依次发育石
等离子割缝技术是目前割缝筛管最为先进的切割技术之一,等离子割缝防砂筛管具有良好的“自洁”能力,加工精度高、缝的质量好,使用寿命长,防砂效果好。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适用于等离子切割工艺的工作液,现用切割液普遍存在切割效率低、环保性能差、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等离子割缝防砂筛管的加工质量和规模化生产。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等离子割缝防砂筛管,研制和应用适用于等离子割缝筛管切割工艺的环保高效的切割液势
研究区文33块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是文南地堑的西北部分,是呈条带状分布的断块油气藏。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文33块沙三上亚段油藏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高剩采速度的开发后期。同时由于井况损坏严重、构造复杂,水驱动用程度低。本论文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油田地质、测井、测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深入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年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粘层材料性能的好坏,本论文以中海油I-C SBS改性沥青为原料,制备一种粘层用高性能SBS改性乳化沥青,主要的研究工作及试验结果如下:通过原料性质分析及调和实验,确定了优化后原料调和方案为:抽出油掺加量为6.0wt%,改性沥青温度为175℃,搅拌1h。调和后原料软化点为70.3℃,延度由34cm提高到50cm。根据调和后原料性质,本文选择咪唑啉类阳离子
辽东凸起北段位于渤海海域东北部辽东湾坳陷内,郯庐断裂是辽东湾坳陷主要的构造控制因素,新生代受郯庐断裂活动强度、断裂性质、活动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区具有复杂的构造发育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本论文从地震资料入手,结合钻井、测井等资料,对辽东凸起北段的结构及其转型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运用构造物理模拟和应力场数值模拟实验分析了凸起的成因机制。基于地震、钻井等资料,揭示了辽东凸起
埕海油田是大港油田近期产能建设的重点区块,开发层系多,各储层物性变化大,层间层内矛盾十分突出,需要通过分层注水提高油层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埕海油田注水井以大斜度井、水平井、超深井为主,钢丝投捞作业困难,制约着现有的分注测调工艺在埕海油田应用。针对大斜度井分注管柱受力特点,开展封隔器、配水器性能稳定性研究,采用SRH封隔器,防止砂埋管柱造成的大修的现象。采用Y341型封隔器,无卡瓦支撑工作,提高
定向井、水平井及大位移井等复杂轨迹井的数量与日俱增,为解决复杂轨迹井滑动钻进易出现托压的技术难题,钻柱振动减摩阻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但存在单个激振器作用范围有限,激振参数设定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滑动钻进的钻压传递效率,本文提出并开展了多点激振减摩阻机理研究。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考虑激振器多点双向激振、动静摩擦系数转换和钻头与地层相
近年来,新疆塔中地区顺托区块接连获得重大油气发现,但是在钻井工程中面临储层埋藏深、压力高、地层温度高、天然裂缝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较差,易发生井漏等井下复杂问题。较高的地层温度及压力对钻井液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收集了新疆塔中地区顺托区块地层资料,明确了目标区块地层断裂及裂缝发育状况,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探讨了该区块复杂地层井漏的主要原因及技术对策。通过配浆土及抗高温处理剂评价实验,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