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对于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研究很多,但是众说纷纭,有的研究结果自相矛盾,为了进一步了解退变的相关因素,从影像学的角度发现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随访了大量腰椎融合后的患者,回顾性的分析腰椎固定节段与相邻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相关性,来指导临床工作。目的随访观察腰椎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退行性变的MRI表现,讨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实验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10年9月一201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实验对象选择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268例,男性152例,女性116例;年龄40—65岁,平均52.8岁。根据术前所有患者拟固定融合区相邻椎间盘有无退变将所有患者分为退变组(A组)和无退变组(B组)。方法2005年3月一2009年3月268例在我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后腰椎固定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术后退变与MRI表现,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观测指标按照Pfirrmann分级将椎间盘退变程度由轻到重划分为5个等级,根据JOA评分评估患者情况。结果1.患者中共144例(53.7%)术后发生融合椎体邻近节段退变,单节段融合者39例,2节段融合者62例,3节段融合者43例。144个邻近节段椎间盘MRI退变评分为:3分69例,4分24例,5分51例。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手术时的年龄、性别比例、随访时间、融合节段数,各时间点JOA评分与相邻椎间盘表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全部出现退变,B组出现退变为70例。比较两组的MRI表现,A组退变程度大,速度快,B组虽然有退变,但退变是缓慢的,我们发现,B组有8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退变,最后随访时退变程度反而减轻。2.A组术后退变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术后2年的JOA评分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术后2年的相邻椎间盘退变的MRI表现随着固定融合节段的增多,MRI评分级别逐渐增高;最后随访的JOA评分随着固定节段的增加逐渐降低,MRI的评级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JOA的评分与椎间盘退变的MRI表现并不完全一致。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固定治疗后出现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与年龄有关,术前已有退变的与相邻节段腰椎间盘术前的退变程度及固定节段多少有关,退变加快,腰椎固定术后相邻椎间盘退变与JOA评分有关联性,表现为MRI评分越高JOA评分有降低的趋势,但不成线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