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府站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与农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为实现其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目标。从统筹整体的角度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在退耕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将会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对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它不仅能够实现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系统的快速自我完善,而且也对退耕区退耕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着冲击和影响。不同的退耕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不同,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也有所差别。因此,对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找出影响退耕还林政策有效实施的因素,既对退耕区的退耕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帮助,又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建议,推进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陕北安塞县退耕还林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到了样本区退耕还林政策的因子得分,分析了安塞县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水平。进而又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安塞县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最后在文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塞县退耕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通过研究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塞县退耕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安塞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受到土地特征、农户特色收入、非农业收入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而且样本区内部的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存在差异。(2)利用聚类分析将安塞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水平划分为三种情况:即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较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一般和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较差。其中,李圪塔、陈家洼等是绩效较好的代表区,纸坊沟、皮塌、寨子湾等是绩效一般的代表区,芦渠、白家营、任塔和桑塔等是绩效较差的代表区。(3)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安塞县退耕区的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安塞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水平较低,只有0.788,低于1.000的标准水平,这表明资源的利用存在浪费和不合理分配。同时数据包络分析对退耕还林政策绩效的实证结果和因子分析的实证结果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