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覆盖网络的负载均衡策略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信息量的飞速膨胀,对于海量信息的处理需求正日益加剧。结构化覆盖网络因为其可扩展性、自组织、低成本等特点得到许多大型分布式应用的青睐和关注,负载均衡作为其基础问题自然也成为研究的重点。在现有的众多负载均衡算法中,基于虚拟服务器VS的负载均衡算法由于能良好地处理节点异构性且操作简单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现有的基于虚拟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案也有诸多不足之处:①负载均衡的问题集焦于Zone均衡上,且算法依赖于负载和节点均匀分布的前提下,这偏离了实际的网络情景。②算法过多的依赖于系统中某些固定的节点,③对于P2P网络节点加入和退出的动态变化这一特性对于负载均衡的影响没有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产生负载均衡问题的原因着手,以负载对象大小的分布规律和节点ID域分布规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提出新的负载均衡方案。该方案的目标是为了解决节点异构性、适应真实的负载分布规律和节点的动态变化。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第一,研究了结构化网络中负载均衡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有的一些的负载均衡技术,并进行分析比较其优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基于虚拟服务器的负载均衡方案。第二,本文的基于虚拟服务器的方案包括三个算法:负载迁移算法、节点加入算法和节点聚合算法。其中,负载迁移算法是解决系统中负载不均的重点,包括两个部分:分布式的信息收集策略和灵活的低负载节点加入策略。节点加入算法和节点聚合算法作为负载迁移算法的辅助措施,是对负载均衡效果的进一步改善和优化。第三,通过运用P2P仿真工具P2Psim,以Chord协议为网络模型实现了算法,最后仿真实验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改善系统的负载不均问题有明显效果。
其他文献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数据量的激增使得计算机存储技术不断向纵深的方向发展。传统的内容分发网已逐渐转变为内容分发网与P2P技术相结合的模式。对于P2P内容分发网系统
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现今网民的数量已经突破4.77亿,网民的规模居全球第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4.6%,并保持平稳的上升态势。但是,我国互联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