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技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够促进教育公平,甚至增强国家未来综合竞争力。涉农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水平是影响农村基层信息化水平的要素之一。调查研究农业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有助于了解当前农业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对改进农业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乃至提高现代大学教育质量都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借鉴和参考了国内外关于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维度,制定了信息素养评价标准,设计了信息素养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了线下纸质填写和网上链接分享两种方法进行。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问卷预测修正问卷,分析问卷信效度,以提高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除问卷调查外,还对少量学生进行了一对一半结构访谈,以减少大学生的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研究结果。基于对某农业类大学的涉农专业和非涉农专业(包括大一到大四年级及毕业生)的408名大学生问卷调查,以及4名学生的一对一访谈,研究发现:(1)该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各维度参差不齐,4个维度中,信息知识水平最高,信息道德水平最低。(2)大学生信息素养因所在年级、英语水平与专业类别不同而存在差异:(1)从大一年级到毕业生阶段,学生的信息素养逐步提升,且毕业生与在校生的信息素养有极大差异;(2)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其信息素养呈正相关;(3)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的信息知识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专业信息知识、搜索引擎、网页制作软件和基本程序语言方面;(4)非涉农专业的学生在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上高于涉农专业学生,在信息意识和信息知识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当。(3)本研究和同类信息素养研究的比较中有类似发现,即当今农业类院校大学生存在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知识不足、信息能力偏低、信息道德缺乏等问题。除此之外,分析原因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院校信息素养氛围不浓厚和院校信息素养课程教育设置不合理。最后,基于调查分折结果,提出了加强农业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若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