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胰腺癌是一种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几乎持平[1]。吸烟、肥胖、酗酒、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苯胺及苯类化合物的接触是其危险因素,另外约5%-10%的胰腺癌病人具有遗传背景。长期以来胰腺癌居高不下的死亡率是困扰临床外科医生的一个重大难题。近年来在众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下有关胰腺癌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于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而言术后辅助化疗成为了其标准治疗方案,分子靶向药物厄洛替尼(Erlotinib)、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GemErlo)用于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前期研究被证明有效,但令人惋惜的是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GemErlo)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2-4]。在基础研究方面,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既往仅仅以肿瘤细胞为中心的研究观念远远不能帮助人们全面认识肿瘤,并且逐渐认识到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56]。众多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胰腺癌微环境中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7],在胰腺癌血管生成、免疫逃逸、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8,9]。众所周知,肿瘤的生长离不开血管的生成,血管生成是实体瘤侵袭转移的重要一步[10]。但目前对于胰腺癌微环境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还相对较少。而最近有关研究表明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11-13]。为此我们对胰腺癌微环境中PSCs分泌的半乳糖Galectin-1与胰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及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相关探讨和研究。方法:1)收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5年5月66胰腺癌患者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alectin-1与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PECAM-1,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2)将PSCs(分Galectin-1敲低组、对照组、过表达组三种情况)分别和胰腺癌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共培养后进行细胞迁移实验(transwell)、小管成形实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3)将PSCs(分Galectin-1敲低组、对照组、过表达组三种情况)分别和胰腺癌细胞共培养后进行动物体内成瘤实验并取出成瘤后的肿瘤组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alectin-1与CD31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结果:1.胰腺癌组织中Galectin-1的表达与VEGF、CD31的表达呈正相关(R2=0.463,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R2=0.270,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Galectin-1过表达的PSCs细胞进行共培养后的HUVECs迁移能力、血管成形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干扰组显著减弱(P<0.05,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将胰腺癌细胞与Galectin-1过表达的PSCs共培养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对目标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磷酸化水平增强,而干扰组显著减弱(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动物成瘤实验显示CD31在Galectin-1高表达组肿瘤组织中表达量明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干扰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Galectin-1的表达与CD31的表达呈正相关(R2=0.730,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胰腺癌微环境中PSCs过表达Galectin-1与胰腺癌组织的血管生成关系密切,2.胰腺癌微环境中PSCs过表达Galectin-1诱导VEGFR2的磷酸化促进胰腺癌组织中血管的生成进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