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介素-2(IL-2)最初曾为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并能促使各种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临床研究表明其关键作用可作为T淋巴细胞激活的增殖信号,因而将IL-2用于治疗艾滋病。基于其能刺激具有细胞毒的,抗肿瘤细胞的能力,IL-2还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目前人IL-2已经完全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而且基因工程IL-2与天然IL-2的功能和临床效果基本一致。目的:近年来,虽然基因工程IL-2应用于肝炎及某些癌症的治疗已取得令人属目的成果,但大计量,长时间用药对病人仍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发热、寒战、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和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等,所以,为了提高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减少毒副作用,有必要定向改造rhIL-2的分子结构,并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hIL-2cDNA,获得hIL-2蛋白,拟对野生型hIL-2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新的突变体,同时进行活性测定,以便深入了解hIL-2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用PCR法从白细胞介素-2cDNA全序列中扩增成熟的肽基因片段,并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2第125位游离的半胱氨酸编码序列突变为丙氨酸序列;编码18位亮氨酸的序列突变为蛋氨酸序列;编码19位亮氨酸的序列突变为丝氨酸序列,经限制酶片段分析与DNA序列分析证明后,获得突变体MvhIL-2。IL-2基因片段与酵母中间载体pPIC9K融合后,转化到大肠杆菌TOP10F’,扩增质粒,获得大量pPIC9K-MvhIL-2DNA后,再转化毕赤酵母,并在摇瓶和发酵罐上对IL-2-C125A/L18M/L19S进行了表达。然后,利用离子交换层析的方法纯化了MvhIL-2蛋白,利用IL-2依赖细胞株CTLL-2细胞对纯化的突变蛋白(IL-2-C125A/L18M/L19S)和野生型IL-2(同样方法获得的)进行测活。结果:本实验成功地构建IL-2突变体,并在毕赤酵母中得到表达。将pPIC9K-MvhIL-2DNA用酶切后,转入真核表达系统-毕赤酵母得到的转化子经摇瓶和发酵罐发酵,上清液用15%SDS-PAGE检测表明有IL-2突变体的表达;经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有免疫活性。经超滤浓缩,强阴离子交换Q柱层析得到纯化的突变型人IL-2。纯化的突变蛋白对CTLL-2细胞有刺激性;与野生型IL-2相比,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储存的突变蛋白保留有更高的活性;pPIC9KMvhIL-2整合到毕赤酵母中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高表达得到的IL-2具有高活性。结论人IL-2cDNA可通过PCR技术进行定点突变,所获得的突变型MvhIL-2活性比天然型MvhIL-2高4-5倍。所以IL-2突变体(IL-2-C125A/L18M/L18S)较野<WP=5>生型的IL-2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