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Flos Chrysanthemi)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菊花味甘、苦,性凉。传统研究认为: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疏肝明目等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抗肿瘤、消炎、抗菌、抗氧化、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等多种生理活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载有贡菊(Gongju)、滁菊(Chuju)、亳菊(Boju)和杭菊(Hangju)四种主要的药用菊花,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药用菊花。菊花治疗心血管疾病、抗氧化以及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而其抗菌的有效成分则是绿原酸;当菊花用作饮料时,其挥发油的含量及组成是影响其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而且挥发油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本研究首先以总黄酮、绿原酸和挥发油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对四大药用菊花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四大药用菊花的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四种菊花的绿原酸含量;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并测定了四大药用菊花中总挥发油的含量,同时应用气质联用仪对不同品种菊花中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贡菊、滁菊、亳菊、杭菊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5.608%、4.619%、4.372%、3.017%;绿原酸含量分别为0.345%、0.207%、0.337%、0.131%;挥发油总量分别为0.243%、0.524%、0.388%、0.212%;GC-MS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中贡菊有18种,滁菊有46种,亳菊有35种,杭菊有6种。通过对四大药用菊花品质特征的比较,表明黄山贡菊中功能性成分(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都高于其它三种药用菊花,而且通过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可知黄山贡菊具有柔和、清凉、清新和淡雅的风味,更适合于功能食品的开发。因此本研究使用超微粉碎技术开发了一种风味食品——黄山贡菊风味咀嚼片。属于物理处理的超微粉碎技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菊花的有效成分,并且使用木糖醇作为甜味剂,不增加咀嚼片的热量,使贡菊咀嚼片适合于各种人群。通过对成型配方及工艺过程的优化,研制出色泽自然、口感清爽的黄山贡菊风味咀嚼片产品,为黄山贡菊的深加工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并且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