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等教育就业目标的嬗变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love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目标与升学目标的融会成一是美国中等教育的诉求,但事实上,这两个目标在平衡过程中始终存在矛盾,中等教育就业目标随之起伏摇摆。尽管中国与美国的学制有很大差异,但在处理升学目标与就业目标这对矛盾上却十分相似。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阐述美国中等教育就业目标的演变过程,以期对我国有所启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介绍了选题过程、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等基本问题,明确了论文的写作意义和可行性,为后续论述作了铺垫。正文包含五部分内容,前四部分从美国中等教育就业目标的萌芽、确立、摇摆、调整四个阶段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中等教育就业目标的出现,是中等教育在美国高中形成之前的第一次丰富和完善,中学目标从单一的升学准备发展到升学与就业目标并存的结构。自此在升学与就业目标的冲突与融合中,美国的中等教育完成了从拉丁文法学校-文实学校-综合中学这一移植-发展-创新的过程,开始摆脱欧洲双轨制的影响,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制度。然而,在长期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学校却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各种利益主体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考察教育目标,结果造成中等教育就业目标的起伏。为了平衡两者间的矛盾适应社会的发展,80年代以来,中等教育就业目标开始注重基础性的培养,这不是意味着教育目标向升学偏移,而是体现了就业目标和升学目标日益融合。这段历史的描述以中等教育升学与就业目标的波动为主线,试图勾勒美国中等教育就业目标演进的轨迹。最后部分介绍美国中等教育就业目标演变这段历史所呈现的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作者认为,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应抓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们教育需求日益多样化这个有利时机,认清形势、遵循规律、深化改革,避免因为理论上的偏差而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心水通胶囊水提物(XST)对慢性心衰大鼠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心功能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阿霉素构建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用不同浓度
1病例资料男,67岁。因上腹部胀痛伴心悸3小时入院。3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胀痛,伴心悸、大汗淋漓、恶心,有濒死感,无放射痛。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吸烟史50年。查体:
目的探讨溃洁灌肠液治疗Ⅱ度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及肿瘤科2011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Ⅱ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195例,随机分为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定义式=n△Φ/△t可用来计算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它与电路的闭合与否,与磁通量变化原因和方式都无关。当磁通量变化不均匀时,按照上式只能计算感应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敏锐地把技术纳入到自己的思考视野之内,形成了丰富深邃的技术思想。这些基本思想因散见于其著作、手稿、书信之中,所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