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初中生繁重的学业负担、学校重考试成绩而轻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现象使得许多的数学教学变成了套公式、定理解题的模式。学生懂得如何根据题型选择合适的解题方式,但是对于数学知识本身的应用价值却所知甚少。这样的数学学习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抑制了学生创造力与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建模思想,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文立足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在常态课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为目的,系统地调查分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现状以及现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研究数学建模融入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问题提出的实际背景和研究方法,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对数学建模思想进行概念的界定,并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学建模思想。第三章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借助调查的方式,基于初中数学的数学建模内容,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分析得到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现状:大部分的初中生缺乏对于数学建模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数学建模的活动很感兴趣,但是由于缺乏关于建模策略和过程的系统学习等因素,学生对于解决数学建模类问题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等;大部分教师对数学建模的渗透多采用提供数学建模类问题让学生思考的方式;教师进行的数学建模类教学,多数是以与课本密切相关的题型为依据的,较少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根据以上调查,笔者分别从学生对于数学建模的认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的认识、教学方式、考试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现状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常规教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以及数学写作。借助具体的例子,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五章根据以上的调查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