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这些年里,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出台了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两份纲领性文件,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提出了要求。但这种要求还不够具体和明确,高中阶段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到底应该包含哪些内容,这种知识的边界在什么地方,体系如何构建?无疑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显著难题。这项研究试图结合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构建一个面向基础教育的文言知识库,从而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回应。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全文的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研究的对象,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凝练出本项研究试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最后对若干相关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是文言文词语的词频统计与分析工作。首先构建一个“数据集”,对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的文言文进行完备的收集,并进行人工的校对和整理。其次利用字词频率统计工具和人工切分相结合的方法,对文言文词语进行重新划分和筛选。最后通过对比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的词频,统计分析出51个高频词作为本文词汇系统建构的依据。第三章是从实词和虚词两个角度建构词汇系统。在实词词汇系统中,参照《说文解字》的相关阐述,确定36个实词的本义,以此建构本义为名词的词汇系统、本义为动词的词汇系统、本义为数词的词汇系统和本义为代词的词汇系统;在虚词词汇系统中,根据词频高低排序建构15个虚词的词汇系统。第四章是参照《课程标准》、《考试大纲》、高中教材中“研究与练习”的相关内容,按照特殊句式类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梳理高考真题和高中教材中的特殊句式内容,构建文言文特殊句式系统。第五章是总结高中教材和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文化常识。首先按照宗法礼俗、职官科举、人物称谓、地理台阁、邢狱审讯、音律娱乐、政治宫室、天文历法、文体典籍、服饰器物10类对其进行整理。其次举例文化常识的教学实例并提出教学建议。第六章是全文的结束语。重新审视高等师范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总结其存在教学目标不合理和教学内容与高中文言文内容脱节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进而反思高中教师知识性不足的现状,认为教师应顺应改革浪潮,转变传统观念,发挥自身特长,提高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