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留守经历大学生学校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协助改进和完善在校大学生学校支持体系,为创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加强学校适应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方晓义等人主编的《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800名来自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44%。对回收问卷资料进行核对整理后,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和校验,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分类变量和连续性变量,数据分别被描述为频数和百分比以及均数±标准差的形式。t检验和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不同组间人口学特征留守经历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存在差异,留守经历大学生学校适应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平均得分为(192.81±25.88)分。②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学习适应(t=-3.366,P=0.001)、校园生活适应(t=-2.612,P=0.009)、择业适应(t=-2.817,P=0.005)、情绪适应(t=-2.703,P=0.007)、自我适应(t=-2.634,P=0.009)、满意度(t=-4.116,P<0.001)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留守经历大学生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学校适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11,P<0.001)。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月均生活费、年级、学习成绩自评得分、家庭人均年收入等是留守经历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  结论: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水平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高校应该着手于完善和创新在校大学生学校支持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和心理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口语表达在人们思想交流、生活实践等方面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指出:“口语交际能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 For a long time, due to the im
一、教材分斩rn课文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灯光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文化古城夜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金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英语学科的语言学习本身是较为单调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ells u
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小学数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
“数感”是指对数的含义、计算技能、数的顺序、数的大小和数的多种表达方法、数的模式、数的运算及结果的准确感知和理解等.通俗地说,“数感”是入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