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得益于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优势,中国制造业保持着持久的竞争实力并实现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殆尽以及政策的导向,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日渐上升的挑战。受企业自身异质性的影响,劳动力的成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一方面,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加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企业充分发挥资本要素替代以及技术创新效应,最终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积极提升作用。基于上述现实问题为导向,本文从企业资本替代和研发创新两个视角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影响展开理论研究,指出劳动力成本上升引致的“资本替代效应”和“研发创新效应”会通过对高生产率企业和低生产率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差异从而加剧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增大。其次,本文构建包涵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的技术进步模型,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后不同企业的资本替代行为以及研发创新行为的差异,从而建立了劳动力成本与行业生产率分布差异的理论联系。为证实上述理论推论,本文首先基于1999-201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利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法检验劳动力成本对异质性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不同作用效果。同时,基于企业间生产率差异度的测算,实证分析了基于行业劳动力成本对其影响效应。最后,本文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分别进行回归比较,试图得到更加细化的结论。实证结果指出,相比于低生产率企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高生产率的企业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促进的作用,这也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加剧行业内企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度。此外,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比,劳动力成本上升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影响更大。依据上述结论,本文从完善产业创新、扶持政策,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经济发展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科学且可行的政策建议及措施。